第2版前言
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突破与融合发展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财务快速地向基于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财务转型,具体路径是业财融合,构建高质量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财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通过业财一体化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实现,以财务和业务数据为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加工、分析和报告信息,为企业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充分一致,并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技术的不断更新,财务分析在日常经营决策、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财经类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需要,培养能满足一线需要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高等教育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依据截至2020年年底财政部制定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原文及会计准则解释,我们重新编写了本书。
本书在体例、内容和结构方面均有较大创新与修正,具体如下。
(1) 业财融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在每个项目中体现了业财融合,根据任务导读、任务提出和分析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完成项目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了若干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2) 注重实践。
将理论教学融入任务的实施与解决之中,形成以财务分析工作步骤为主线,以案例企业为依托,以实际财务报表分析为驱动,让读者得到实际工作全过程的真实体验。
(3) 系统性。
围绕“案例导入——布置任务——预备知识讲解——分析并完成工作任务——总结评价”五个步骤,结构上遵循财务报表分析对象的内在联系和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使内容安排更具有科学性。在体例上突破传统模式,形成“任务导向下的教、学、做”与“全过程体验”的立体化模式,充分体现了高等院校教育“理论够用、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教学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及经济管理类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会计、审计及相关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参考及培训教材,还适合作为欲掌握财务分析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泰州学院夏利华教授担任主编,负责对全书初稿进行修改、总纂,并编写了项目一、项目二;董延辉担任第一副主编,编写了项目五、项目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孙明琦担任第二副主编,编写了项目四;高登云担任第三副主编,编写了项目三;杨忠担任第四副主编,编写了项目六、七;夏利华、董延辉、孙明琦、高登云共同编写了书后的附录部分。近几年,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变化,第1版的部分内容已经过时,项目组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部分包括:对教材最后的大型案例进行了重新编写,对书中每章陈旧的案例进行了更换、内容进行了更新等,体现了截至2020年年底最新准则在财务报表及分析中的应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张先治教授等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支持与帮助,另外书中还借鉴了一些教材和文献,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第1版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分析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财经类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的需要,培养能满足一线需要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高等教育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2018最新企业会计制度,我们编写了本书。
本书在体例、内容和结构方面均有较大创新,具体如下。
(1)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理、实结合。
在每个项目下,根据任务导读、任务提出和分析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完成项目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了若干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2) 注重实践。
将理论教学融入任务的实施与解决之中,形成以财务分析工作步骤为主线,以案例企业为依托,以实际财务报表分析为驱动,让读者得到实际工作全过程的真实体验。
(3) 系统性。
围绕“案例导入——布置任务——预备知识讲解——分析并完成工作任务——总结评价”五个步骤,结构上遵循财务报表分析对象的内在联系和具体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使内容安排更具科学性。体例上突破传统模式,形成“任务导向下的教、学、做”与“全过程体验”的立体化模式,充分体现高等院校教育“理论够用、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教学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及经济管理类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会计、审计及相关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参考及培训教材,适合作为欲掌握财务分析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张先治教授等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支持与帮助,另外书中借鉴了一些教材和文献,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