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亲爱的朋友,能与你在这里相识,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缘分。非常感谢你对本书的关注!

无论你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相信大家都是因为中考数学备考的需求才来了解本书的。茫茫书海中,想要找到一本适合

自己的教辅并不容易。本着“一本书就能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编写了这本书,希望可以满足大家备考的需求。本书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帮助大家在中考数学中考到108分(或135分)以上的成绩。

大家在中考冲刺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惑,下面针对大家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 中考难不难?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 “这道题和中考的难度差不多”,常常用来形容题目的难度很大。实际上一份试卷中的难

题只占一小部分,通常整张试卷试题的分布都是由易到难,前几题都是比较容易的。难题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压轴题的3

道小题中只有最后一道小题难度较大,是能够明显区分水平的题目。

因此,不用见到中考题就害怕。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硬道理。

2. 刷题有没有用?

说到题海、刷题,大家往往感觉很恐怖。确实,老师们都反对题海战术,但往往又无法摆脱题海战术。理想的情况是老师深入题海研究,让学生摆脱题海。

完全不刷题就考高分几乎是不可能的。适当刷题非常有必要,但是不能盲目刷题,需要选定一本经典的教辅,从头到尾做一遍,然后核对答案,进行订正与反思,并总结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 其他地区的真题有没有必要做?

每个地区的考试都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每个命题老师都有自己的偏好,而且出题的特点都是稳中求变,所以需要研究本地

区试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题。那么其他地区的真题有必要做吗?当然有必要。一方面课标是相同的,考点的范围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其他地区的真题也是命题老师出题思路的素材和来源。

4. 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吗?

还是那句老话,什么时候努力都来得及,不努力才来不及。曾有篇古文讲“蜀之鄙有二僧”的故事。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

富裕的和尚顾虑太多,数年以来一直未能成行; 贫穷的和尚带着一瓶、一钵,第二年就从南海回来了。所以不要担心困难,脚踏实地,由易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

为了解决大家备考中的问题,编者深入研究新课标与教材,对近10年1000多套试卷中的数万道题目进行了梳理,从中整理出1200道真题,涵盖140多个考点。希望可以让大家对每个考点的考查方式都能了然于胸。

本书有几大特点: 基础、典型、全面。

基础指的是不偏不怪,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及命题考试的方向; 

典型是指代表性、普适性,能够适用于绝大多数地区的考试; 

全面指的是覆盖面广,能够囊括所有可能的出题方向,确保万无一失。

在最后,送大家三个字: 常、勤、恒。常是有平常心,勤是勤学好问,恒是保持恒心。祝大家学习生活圆满如意!

郑德坤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