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被视为现代法治文明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法治进一步健全完善的标志。

民法总则秉承体系性的法律思维方法,遵循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行为、民事责任的科学编纂结构,以人的保护为核心,对普遍适用于《民法典》分则各编的一般原则、概念、规则和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定,把对人的权利的保护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民法总则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了保护民事权利的观念,在世界上开创了在民法总则中全面系统规定民事权利的立法模式,我国人权保护法治建设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本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民事法律法规课程的特色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要求,力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与时俱进,吸收最新的立法;二是注重研究与实用性结合,增加教材的理论深度,并引导学生用理论解决复杂的法律实务问题。本书的出版对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民法典》,掌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民法是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也是经济产业从业者必须认真学习掌握的关键知识。全书共十一章,以对读者的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民法典》,结合相关法律规定,系统介绍了以下内容: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期间和期日、权利的行使、民法的效力及适用与解释。本书还通过实例分析讲解,以提高读者对民事法律法规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由于本书融入了全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选材新颖、体例完整、观点科学、案例真实、贴近实际、突出实用性、便于理解掌握等特点,因此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教学的首选教材,也可兼顾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还可以用于工商企业财经管理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并为其他对民事法律法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益的学习指导。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侯春平和罗佩华任主编,侯春平统改稿,杨志武、侯斌任副主编;全书由李爱华教授审定。作者编写分工如下:牟惟仲(序言),侯春平(第一章、附录),侯斌(第二章、第三章),荆京(第四章、第八章),郭建磊(第五章),刘丰(第六章),罗佩华(第七章、第十章),杨志武(第九章),崔嵩超(第十一章),李晓新(文字修改、版式整理、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材编著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政策,收集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典型案例,并得到编委会专家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使用。因作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