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会计是现代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和方法,给决策者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会计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除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外,会计还担负起了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的任务。提升会计工作能力,是加强经济管理、寻求经济效益、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此背景下,与时俱进地进行会计学教学改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将正确的思想和观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已成为必然选择。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等具体要求,这就使培养高端会计人才更加迫在眉睫。鉴于此,以“基础会计”为名编写一本教材,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并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书的内容共分十一章,主要包括:会计学总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原理的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循环与账务处理程序。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教学。从传授知识逐渐向培养能力转变,依据实际教学过程采取差异化、注重个性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将能力提升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2)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通过贯穿于教材始终的“思政课堂”和弘扬正确价值观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
(3) 重视案例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国内外会计学领域的最新案例,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翔实的案例相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每章均设有教学目的与要求、关键词、引导案例、知识链接、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题等,同时配有带动画效果的PPT教学课件,以提升教学效果。
(4) 注重实效性和政策性。在系统地介绍会计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为基础进行编写,反映我国会计和税收等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突出时代特色。
本书由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姜彤彤任主编,黄桂然、王磊任副主编,鲁彦参编。姜彤彤负责全书总体框架设计、初稿修订、补充及最后定稿,黄桂然负责全书的初稿审阅。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至第五章由姜彤彤编写;第六章由姜彤彤和鲁彦共同编写;第七章至第八章由黄桂然和王磊共同编写;第九章由黄桂然编写;第十章至第十一章由王磊和姜彤彤共同编写。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旭、栾博文在书稿编写的过程中作出了一定贡献。本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成稿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著作和二十多本近期出版的教材,特向这些专著和教材的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我们努力将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同时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尽管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但限于作者的水平,可能出现很多不尽人意之处,错误和疏漏也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以便我们不断修改和完善。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