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催生了中国以“土地城镇化”为特色的快速城镇化进程。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危旧房改造为特色的城市更新,逐步被市场化力量推动的城市更新代替。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退二进三”与危房改造为特点的更新实践,到2008年以来广东省基于“三旧”改造的重建主导的更新规划,再到2015年以来以微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为主导的各种类型的城市更新规划实践,城市更新的内涵与策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宏观环境的转型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之中。“十四五”期间,城市更新成为国家战略,这预示着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全面转型。作为规划师,对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逐步建立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更新规划与实施框架,已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更新策略的选择,深刻地受到体制场域与社会场域“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影响。城市更新规划本质上是政府主导城市更新战略意图的技术工具。要理解城市更新规划与实施,就必须真正理解社会经济力量博弈对更新的影响。因此,本书聚焦三个板块,分别是: 城市更新规划基础理论和国际经验,城市更新的实践历程和运作机制,城市更新规划的框架体系与编制方法。我们以在城市更新领域处于探索前沿的广州、深圳与上海等为例,在总结其城市更新规划与实施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 “总体—片区—单元—项目”四个空间层次的城市更新规划框架与其技术逻辑、政策逻辑和实施逻辑,并对城市更新实施的管理、财税与金融工具进行了梳理。

本书是清华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组成的包括学术界和实践界多个团队过去两年密切合作的成果。书中案例部分亦得到了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支持。全书由田莉拟定提纲,田莉、姚之浩进行统稿与修订。各章编写人员如下: 

第一章导论(姚之浩)

第二章城市更新的基础理论与更新规划的方法论(黄安、严雅琦)

第三章城市更新规划与实施的国际经验(田莉、姚之浩、刘晨、刘锦轩、杜一凡)

第四章中国城市更新的演进与实践历程(蒋卓君、姚之浩)

第五章城市更新中的利益主体与博弈机制(于江浩、梁印龙)

第六章城市更新规划的内容框架与编制方法(田莉、姚之浩、吴军、黄文灏、叶宝源、吴雅馨、杜一凡、王嘉、林辰芳)

第七章总体层面的城市更新规划(吴军、黄文灏、孟谦、王嘉、林辰芳、储薇薇、樊瑞祎、张燕、杨瑞、姚之浩)

第八章片区层面的城市更新规划(吴军、黄文灏、姚之浩、林辰芳、赵冠宁、王嘉)

第九章单元层面的城市更新规划(王嘉、苏毅、储薇薇、程维军、黄文灏、吴军、秦李、姚之浩)

第十章项目层面的城市更新规划(黄文灏、吴军、吴杰、姚之浩)

第十一章城市更新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王嘉、黄颖、黄昕颖、张燕、林辰芳、于江浩、杜一凡、吴雅馨、黄文灏、吴军)

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乡村产业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23&ZD11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政策工具研究(20&ZD107)和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JJWZYJH01201910003010)的资助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张占奎的鼎力支持,谨致谢意。由于时间与能力所限,书中错漏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指正。

田莉

2024年1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