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电磁辐射就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发射。电磁辐射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大到宇宙星体小到人体自身都在以各种形式发射电磁能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无线通信设备迅速普及,公众跟各类人工电磁场接触越来越频繁,对电磁辐射健康效应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有鉴于此,虽然科学界尚有争议,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仍然根据已知的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制定了电磁辐射符合性法规和标准,对电磁辐射予以限制,保护人身安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5G终端类型包括手机、计算机、AR/VR/MR产品、无人机、机器人、医疗设备、自动驾驶设备及各种远程多媒体设备等,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新空口、多模多频、毫米波、MIMO天线等,丰富的应用场景、多模多频同时发射以及毫米波技术对电磁辐射符合性认证提出了新的挑战。

泰尔终端实验室于2001年正式建立国内第一套无线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检测装置,自2004年起承担手机电磁辐射进网检测。经过逾20年的持久研究和不断深耕,实验室在电磁辐射领域已具备国际领先水平,是ITU、IEC、IEEE等国际电磁辐射标准组的主席或活跃成员,同时也是国内行业标准组的主席单位,主持和参与了众多国际、国内无线通信电磁辐射限值、测试方法等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书结合作者在实验室开展的国内外标准化工作、技术实验、进网检测、国际认证测试等方面的经验和经历,全面介绍和论述了电磁辐射原理和符合性认证的要求、标准、评估方法等内容。

全书共7章。首先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际和国内与电磁辐射限值以及测试方法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然后以5G终端为例详细介绍了以比吸收率为评价指标的sub6G电磁辐射符合性实验和仿真评估方法、以功率密度为评价指标的毫米波电磁辐射符合性实验和仿真评估方法;面对5G带来的新挑战,除从标准和通用测试方法的角度进行介绍外,还介绍了以时间平均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评估要求;最后总结介绍了电磁辐射符合性评估的通用策略;因为ICNIRP导则的重要性,本书还在附录中给出了导则的正文内容,以供读者参考阅读。

读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书中部分插图的彩图。

也可扫码登录清大文森学堂,获得更多学习资源。

清大文森学堂

本书作者包括齐殿元、林浩、林军、赵竞、余纵瀛、邹方竹、杨蕾、李从胜等。参与撰写的人员和分工如下:齐殿元、杨蕾撰写了第1、4章;赵竞、齐殿元、林浩、余纵瀛撰写了第2、3章;齐殿元、赵竞、李从胜撰写了第5章;邹方竹撰写了第6章和附录;林军撰写了第7章。全书由齐殿元负责统稿。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