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以互联网、大数据为特征的信息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网络信息时代。与此相适应,多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逐渐涌现,这种经济形式突破了传统经济形式下对生产要素的依赖和对地理空间的束缚,进而形成了以数据、信息、知识等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网络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并且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未来经济的全球化、系统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性。

网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推动经济学研究的深化和创新。网络经济下交易成本的节省使企业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分工与合作变得更加彻底,更加完备。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析网络经济中新的经济现象,阐释网络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决策逻辑,揭示网络经济中的市场运行规律,已成为摆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面前的全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布局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思想和论述中强调了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 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网络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和知识体系的传播是助力上述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按照数字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编写新时代的网络经济学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运用微观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理论系统阐述了以信息产品为代表的网络经济的市场运行规律,以及对网络经济中的数字金融、虚拟企业、数字政府等新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本书注重从现实案例中分析网络经济运行规律,相较于现有教材,具有较为鲜明的经济学特色和网络经济理论深度。此外,本书为每个基础理论的分析配备了案例分析引入和延伸阅读分析材料,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经济学特色。

全书内容一共包括九章。第一章导论,为网络经济和网络经济学内容概述; 第二章网络外部经济,主要分析外部性、网络外部性的形成原因及需求规律; 第三章网络市场均衡,主要从供求两端视角分析网络市场均衡的产生与演进过程; 第四章网络市场结构,主要分析网络市场中竞争与垄断的特点、关系及福利效应; 第五章网络市场运行,从市场、企业、产业三个维度分析网络市场运行过程及规律; 第六章网络贸易理论,主要分析网络贸易运行规则和虚拟商圈理论; 第七章网络金融理论,主要分析互联网金融、数字货币及网络金融风险等问题; 第八章网络企业理论,主要分析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新特点及经营决策过程; 第九章网络政府理论,主要分析网络政府的定位、网络化治理及政策调控等内容。

本书是高等院校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网络经济学课程的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政府与企业管理者的参考读物。本书每章均设有思政案例导入、随堂练习、思考题、案例延伸阅读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经济学的理论与基础知识。

本书由湖南工商大学唐红涛教授、张建英博士和张俊英副教授共同编写,唐红涛设计框架、拟定大纲; 张建英负责对全书进行统稿与最终定稿。具体分工为: 张建英负责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 唐红涛负责编写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张俊英负责编写第八章、第九章。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培沛参与了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四章的部分编写工作; 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千喜和金铭参与了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部分编写工作; 湖南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曹梦倩参与了第八章和第九章的部分编写工作。感谢四位研究生同学对资料收集与文字整理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网络经济学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前沿研究领域,受到编者自身学识和能力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忽和不足之处。在此,我们真诚欢迎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及时做出修改与完善。

编者

2022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