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成为规制我国突发事件的基本法;2024年6月28日,经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订,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共八章106条,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应急管理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是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该法的修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最新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应急管理制度体系,推动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依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本科高校联盟发布的核心课程目录,结合当前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专业及安全工程相关专业截至2023年12月,开设应急管理专业的高校40所,开设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高校43所,开设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专业的高校200余所。的发展实际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法学教学实践组织编写。本书在编写上有以下特色。
(1)体例新。在编写体例上,考虑到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教学需求,本书设置了学习目标、本章导引、本章小结、核心概念、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思考与练习、延伸阅读等板块,同时注意吸收原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公共安全法律法规”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需求。
应急法导论前言(2)内容新。本书注重国内外应急管理法的最新成果归纳,同时体现法学原理与技术标准的平衡性、互补性,以适应应急技术与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共同要求。
(3)写法新。本书既体现了法学理论,也注重法理应用及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便于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法,增加应急法学案例分析和执法实践案例。同时在编写团队上融合了高校一线教师、法学专家和应急实务专家的优势,避免编写内容上过于理论化的缺陷,体现基层应急执法的理论与实践要求。
全书共分12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应急法概述,主要介绍了应急法的基本范畴、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基本特征及基本功能。
第2章应急法的渊源与体系,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应急法律体系的渊源、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应急法的组织体系。
第3章应急管理法律关系,主要介绍了应急管理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与实现。
第4章应急管理法律责任,主要介绍了应急管理法律责任的基本概念、构成和种类。
第5章国家紧急状态基本制度,主要介绍了国家紧急状态的基本制度概况和国家安全法律制度规定。
第6章应急管理基本制度,主要介绍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目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制度。
第7章自然灾害类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类应急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8章事故灾难类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主要介绍了事故灾难类应急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9章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主要介绍了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10章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主要介绍了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管理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第11章应急管理标准及制定,主要介绍了安全生产、卫生健康、消防、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架构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流程及标准的内容结构、层次的要求。
第12章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实践,主要介绍了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的基本职责规定,以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程序及实践要求。
本书作者及分工情况如下。
侯春平,应急管理大学(筹)法学博士后、教授,兼职律师,负责本书第1章的编写。
战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资产处处长、法理学博士,负责本书第2章的编写。
揣小明,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负责本书第3章的编写。
付玉平,太原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副教授,负责本书第4章的编写。
何峥嵘,广西警察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负责本书第5章的编写。
任国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负责本书第6章的编写,并担任本书主编。
兰泽全,应急管理大学(筹)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教授,负责本书第7章的编写。
孙殿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公共安全系副教授、博士,负责本书第8章的编写。
张晓峰,济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安全学院副教授,负责本书第9章的编写。
裴蕾,新疆警察学院治安系应急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负责本书第10章的编写。
佟瑞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负责本书第11章的编写,并担任本书主编。
王文涛,北京市海淀区应急局执法科科长,负责本书第12章部分内容的编写。
方丽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学生,负责本书第12章部分内容的资料整理。
本书的部分内容为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教高函〔2021〕7号)、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平安北京校园新兴风险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2JCC123)的阶段研究成果。
对应急法的探索刚刚起步,本书的编写只是应急法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总结,难免存在误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感谢本书的读者,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需要改进之处,欢迎与本书作者联系,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本书内容。
任国友于北京六铺炕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