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国际胜任力英语教程:国际理解

前言

前  言

“国际胜任力英语系列”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为指导,对接《中国英

语能力等级量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为蓝本,

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本土理念对全球性问题的贡献,旨在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国际化

应用型人才。本系列教程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融合学科交叉和探索实践新技术三方面,

积极应对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新技术和新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即“为谁培养

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本系列教程在内容上一方面体现全球

治理的重要议题,帮助学生了解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选择难度适中的语言材料和相关

话题,各单元之间体现了递进性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英语技能和知识。

本系列教程以任务为导向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交际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任务

包括听力、口语对话、阅读理解、写作等,帮助学生将语言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本系列教程积极回应新文科建设,以中国价值为核心,主动将中国智慧有机融入全

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议题,通过学科交叉进行新知识生产体系的构建,在加深学生领悟

本土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全球胜任力。本系列教程涵盖多个全球治理相关学科和领域的

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全球治理的多维度和复杂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知识素养。

新文科建设回应科技文明的进步,将传统文科与技术的互动作为其核心之一。本系列教

程在任务设计、素材选取、语言处理等多方面推进人文与技术的互动融通。具体而言,

本系列教程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构建大学英语教育新形态,将全球治理相关内容与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还通过相关学科

内容的介绍和讨论,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面,形成一定的学科意识,提升学科语言能力。

通过内容语言在顶层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性融合,本系列教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全球

治理学科知识、语言能力。同时,从全人教育的视角,提升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等个人素养。

教程特色

本系列教程引导学生拓展全球视野、理解多元文化交流场景中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跨

文化交际技巧,通过引入大量的实践案例,如国际组织的运作机制和全球共性问题的应

对措施等,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影响,另一方面帮

助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更加自信、更加有效地表达自己。本系列教程依托多媒体技术,采

用以学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引入任务式、项目式和跨文化交际等多元学习形态,鼓励学

生开展课内外、校内外和国内外的多维度合作学习,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大学英语教

育体验。

本系列教程共三册,分别为《国际胜任力英语教程:国际理解》《国际胜任力英语

教程:国际传播》《国际胜任力英语教程:国际交流》。本系列教程的编排借鉴内容语言

融合教育理念,主张语言知识技能和跨学科知识素养的综合培养。在主题设计方面,《国

际胜任力英语教程:国际理解》涵盖八个主题:脱贫、教育、创新、和平、公正、道德、

健康、全球公民;《国际胜任力英语教程:国际传播》涵盖八个主题:全球气候、资源可

持续、水资源、物种多样性、森林砍伐、自然灾害、废物回收、绿色发展;《国际胜

任力英语教程:国际交流》涵盖八个主题: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演讲

技巧与礼仪、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合作、学术伦

理与诚信。每个单元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语言

知识(词汇、语言功能)、交际能力(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课

程思政等。编写团队

本系列教程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应用外语学院的核心教师团队组成编写组,学院教学

副院长担任编写组组组长,院长助理和系主任担任主要编写人员,明确每一层级权责分

工,定期举行主要编写成员间的编写交流会议。同时,编写组邀请校外长期从事大学英

语教材编写的专家担任学术顾问。本系列教程从主题内容的初步构想、编写大纲的制定,

再到书稿的细致审校,均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领导及编辑团队的大力支持。在此,我

们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编者能力所限,教程中可能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师生

不吝赐教,为本系列教程的完善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编写组

2024.3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