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 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前言

PREFACE

前言

当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践教学领域面临多重挑战。人工智能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涉及的内容与大数据知识有部分重叠,选用教材需要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甚至文科生。因此,编写一本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人工智能通识教材变得尤为迫切。

为了兼顾专业性,市面上大部分教材不得不提高深度,这常常使得教材变得晦涩难懂。本书试图通过图示减少对数学公式的依赖,以提高通识教材的可读性。与现有教材注重理论原理不同,本书更注重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可视化、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以构建一个实用的知识体系。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提供的演示案例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接触前沿的人工智能行业内容。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旨在阐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实际应用和面临的挑战,为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本全面的、易于理解的人工智能通识教材,以满足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需求。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将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数据、算法和应用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和经典应用场景的结合,学生将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验案例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技术原理。

本书知识覆盖范围适度,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到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知识架构,使热点问题易于理解。本书内容难度适中,尽量控制深度,以照顾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本书力求压缩晦涩难懂的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并学会。

本书提供丰富的配套资源,包括课件PPT、章节习题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内容、弥补知识空白,提高学习效率。这些资源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为考试和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总之,本书不仅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还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启了一扇了解这一新兴领域的大门。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鼓励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教育需求,以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发展。

本书的撰写工作受岭南师范学院2022年筑峰计划专项项目及岭南师范学院2021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

 编者

2024年3月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