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新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行。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及教材体系建设展开深度研讨,共同见证我国AI教育领域这一重要成果的正式亮相。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卢先和分别发表开幕致辞。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助理裴欣主持。
彭刚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淀深厚。此次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的编写,既是学校立足学科优势、响应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的重要实践,也为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示范。
卢先和介绍了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的建设背景与核心价值。他指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该教材项目2023年3月由清华自动化系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申报启动,是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重点项目。教材编写遵循“基础与全员并重、理论与实践融合、技术与价值统一”原则,整合经典理论与前沿成果,强化产业应用与伦理安全规范,衔接课堂教学与产业需求。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作题为“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初浅思考”的深度分享,从我国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系列部署出发,阐释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双重内涵。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王帅国则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分享了清华大学的创新经验。
新书发布仪式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张涛详细介绍了该系列教材的建设情况。该系列教材由清华校内7个院系联合校外7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及美团等单位共同打造,汇聚了国内外顶尖学者的智慧结晶。该系列教材既涵盖人工智能经典基础理论与算法模型,又吸纳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多模态立体化新形态建设。该系列教材配套建设的知识图谱、虚拟教研室、示范课视频等资源已同步上线。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主编聘书颁发仪式。张涛和卢先和为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的各位主编颁发聘书,感谢他们在教材编撰过程中深耕细研、精益求精,以专业学识与行业经验为教材质量筑牢根基,助力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资源的构建与传播。


颁发聘书
专题报告环节,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陶建华,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志春作为系列教材主编代表分别介绍教材特色。
圆桌论坛环节,张涛、电子系张旭东教授、自动化系陶建华教授和贾庆山教授围绕人工智能人才核心素质培养、前沿技术与教材内容平衡等话题进行交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务处、工会相关人员参会。

会场合影
未来,我社将联合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教工委,采用教材解读、案例分享结合学术交流、师资研修的形式,全面推动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的推广与应用。同时,我社还将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打造更多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课程建设、资源丰富及师资培训等举措形成协同,共同促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此次系列教材的发布,不仅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成果,更是我国高校响应国家战略、推动AI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这套凝聚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教材体系,将为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培养更多具备交叉学科视野、扎实理论基础、强大实践能力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