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型水面战舰 在现代海军中,大型水面战舰主要是指航空母舰和巡洋舰。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巡洋舰的作用则日渐衰弱,目前仅有少数国家装备。本章主要介绍各国海军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水面 战舰。 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 “小鹰”级航空母舰(Kitty Hawk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其前后共建造了四艘,在1961—2009年间服役。 “小鹰”级航空母舰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十八层楼高。甲板以上的岛式建筑分为八层,分别是消防、医务、通信、雷达等部门和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司令部。甲板以下分为十层。该舰的甲板总面积约16592平方米,飞行甲板的弹射跑道长度为80米,降落跑道为11米。全舰共有四部蒸汽弹射器、四道拦阻索、一道拦阻网和四部升降机。 俄罗斯“光荣”级巡洋舰 “光荣”级巡洋舰(Slava Class Cruiser)是苏联建造的常规动力导弹巡洋舰,目前有三艘服役于俄罗斯海军。该级舰被称为缩小版的“基洛夫”级巡洋舰,舰载武器在一定程度上相似。 “光荣”级巡洋舰装备威力强大的SS-N-12反舰导弹作为主要攻击武器,全舰装有16枚。“光荣”级巡洋舰采用了“三岛式”设计,上层建筑分首、中、尾三部分,这种设计有利于武器装备和舱室的均衡分布,可提高舰艇的稳定性。该级舰还设有一个撑起的直升机平台,其宽度仅为舰宽的一半,可搭载一架Ka-25或一架Ka-27反潜直升机。 第四章 小型水面舰艇 与大型水面战舰和中型水面战舰相比,小型水面舰艇的火力较弱,航程也较短,但它们也具有大中型舰艇所不具备的某些优势,如航速快、灵活性强、经济性好等。本章主要介绍各国海军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型水面舰艇。 美国“鱼鹰”级猎雷舰 “鱼鹰”级猎雷舰(Osprey Class Minehunter)是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近岸猎雷舰,共建造了12艘。2006年6月15日,“鱼鹰”级的首舰“鱼鹰”号和第4艘“鸫鸟”号退出现役,之后其他同级舰也陆续退役。 “鱼鹰”级是世界上现役近岸猎雷舰中船身尺寸第二大,仅次于英国“亨特”级的近岸猎雷舰。该级舰上装有高精度扫雷声呐与水下无人扫雷载具,大幅提高了猎雷舰的猎雷安全性与效率。该级舰的自卫武器为两挺12.7毫米口径MK 26机枪,猎雷装置包括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的SLQ-48遥控扫雷具、水雷压制系统,以及DGM-4消磁系统。 法国/荷兰/比利时“三伙伴”级猎雷舰 “三伙伴”级猎雷舰(Tripartite Class Minehunter)是法国、荷兰、比利时联合研制的猎雷舰,1981年开始服役。 “三伙伴”级猎雷舰的扫雷系统由声呐、精密定位导航设备、情报中心、灭雷装置等组成。该舰上DUBM-21A舰壳声呐能同时搜索和识别沉底雷和锚雷。搜索水雷深度可达80米,搜索距离大于500米,辨认水雷深度可达60米。在沿岸水域,定位误差不大于15米。该级舰还能以8节的航速拖曳切割扫雷具。扫雷系统由一套轻型切割扫雷具和一部扫雷绞车组成,主要用于扫除触发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