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在二战期间接替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从战争历史看,航母不仅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利器,更是大国国力和军力的标志,可谓货真价实的“大国利器”。本章主要介绍了冷战以来世界各国建造的经典航空母舰,包括一些功能类似准航空母舰的舰船。 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Essex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在二战前后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也是美国历史上建造数量最多的大型航空母舰,原计划建造32艘,实际建成24艘。在建造过程中,该级舰的舰体多次被做了重大改动。大部分“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于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退役拆解,少数服役至90年代。美国保留了4艘作为博物馆舰,另有1艘凿沉为人工鱼礁。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吸取了美国以往航空母舰的优点,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舰首、舰尾及左舷外部各设一座升降台,甲板及机库各设一座弹射器。在舰尾与舰首各设有一组拦阻索,能阻拦降落重量达5400千克的舰载机。水平装甲设于机库甲板而非飞行甲板,以腾出更多的机库空间。该舰的水下、水平防护和防空火力都有所加强,舰体被分隔出了蓄水密舱室。虽然有多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在战争中屡遭重创,但没有一艘被击沉。在二战时期,“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典型舰载机配置为36架F6F“地狱猫”战斗机、37架SB2C“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和18架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 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 “企业”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Aircraft Carrier)舷号CVN-65,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相位阵列雷达和设计独特的方形舰桥。 “企业”号的外形与“小鹰”级基本相同,采用封闭式飞行甲板,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了整体箱形结构。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厚达50毫米,并在关键部位加装装甲。水下部分的舷侧装甲厚达150毫米,并设有多层防雷隔舱。该舰的机库为封闭式,长223.1米,宽29.3米,高7.6米。在斜直两段甲板上分别设有2座C-13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上设有4道MK7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升降机为右舷3座,左舷1座。“企业”号的动力装置为8座A2W核反应炉、16座2500千瓦发电轮机和4座1000千瓦柴油轮机。该舰最多可搭载90架舰载机,但通常情况下仅搭载6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