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费曼学习法 现在再来讲一下费曼学习法的原理,虽然已经有前面讲的学习之道,但为什么“教”作为“用”的一个方面会被称为终极呢?其实这个不难理解,你只要回忆一下曾经教过你的老师,那些你觉得比较厉害的老师都是能把知识“玩得很转”的老师。而他们之所以能把知识玩转,是因为自己充分理解了,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在自己消化吸收后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这样的老师往往不带课本,也不屑于做讲义,很多知识随口就来,做讲义也只是因为学校规定。而拿着讲义,带着课本,上课了就照着课本念一遍,这些老师也基本上属于混日子型,自己都没搞懂又怎么能教会学生呢?当然,这是最主观的佐证,就是说要想教人,你就必须自己先搞懂。更深入一点的理论依据就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在后面供大家参考)。 “教”是“用”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检验你是否真正搞懂了一个知识点。而这个检验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就是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修正。 现在正式进入费曼学习法的学习。 请你想象一下,你的眼前有很多学生,你要向学生传授关于“1.2.1 克勒的顿悟说”,看看你是一个照本宣科的老师,还是一个能把知识玩转的老师。 是不是发现无从讲起,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对了。这就是费曼学习法的奇妙之处。你没有真正搞懂,是讲不出来的,很多时候你以为你自己懂了,其实并没有懂,而你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没有懂,费曼学习法分分钟教你做人,因为你没有懂的话,你是无从开口的,你只能照着书念,就成了那个照本宣科的老师了。 现在重新看一遍,这次我希望你带着这几个问题去看: 1. 我要搞懂哪些东西? 2. 我哪些地方没有搞懂? 3. 我要怎么把我搞懂的东西更好地讲出来,让别人也搞懂? 我默认你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划重点,找概念,思路很清晰了。你可以试着自己讲一下,一定要开口讲出来,讲不下去了,就返回去再看一遍,看了再讲,直到自己能合上本书,随口就能讲出来,还能讲得头头是道,那说明你已经把知识玩转了,认知结构已经在你脑海中形成了,而且还能顺便练一下口才,到时候和别人吹牛的时候,张口一个“认知主义”,闭口一个“克勒”,把人吹得一愣一愣的,不要讲卡顿了,不然脸就丢大了。 下面是我的思路,你可以和你自己的思路对比一下,看看我的差在哪里? 首先,你在讲一件事情或者学习一个东西时,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这样你能更好地把握,就好像你对一辆车上的一颗螺丝钉是左旋还是右旋、精度是多少、材料是什么,甚至连加工工艺都知道了,但你不知道这颗螺丝钉要放在哪里,这是不行的。 克勒的顿悟说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源头,所以我把它放在了第一小节,而克勒之所以把它叫“顿悟说”,其实是有别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产生反应的过程,而中间的过程就如同黑箱子一样。行为主义并不在意中间发生了什么,而认知主义就是考虑这个黑箱子里发生了什么,克勒认为是“顿悟”,这个“顿悟”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再聚焦到“顿悟说”本身,“顿悟”可以理解为在黑箱子里发生的学习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格式塔”。那格式塔的概念是什么呢?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初步的认知结构,而这种结构具有一种特性就是分离的完形,所谓分离的完形就是可以单独分离出来,但依然具有完整性。 这其实就是你要讲的东西,或者说你要学会的东西,如果你能把上面的两点讲清楚基本上就可以了,但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呢? 这其实可以参看我在顿悟说里面怎么讲的,而我讲的那些东西也是参看了克勒的著作和一些论文资料,然后想办法把这些东西讲给大家。 我所采取的策略就是把克勒的实验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然后引出概念,再结合故事来讲解概念,前面也说过视觉化思维,所以在格式塔那里,我放了一幅图,便于大家理解。当然,我相信大家会有更好的方法。 费曼学习法总结起来就四个字 :教以促学。 现在,合上书本,把费曼学习法讲出来,看看你搞懂没有? 4.2.3学习金字塔理论 所谓“学习金字塔理论”,其实是对不同学习方式所到达的成果的一个比较,从高到低,最后形成一个金字塔。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他分别实验研究了七种学习方法,并且以学习保持率作为学习成果参考,分别是听讲、阅读、声音与图片、示范、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和教别人/马上应用, 在塔尖上的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但是, 24小时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是最低效率的学习方法。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习,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你阅读本书就是这种方式,也就是说,你只靠阅读的话,最终你只能吸取到本书10%的内容。 第三种,用“声音与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20%的学习内容。 第四种,采用“示范”这种方式学习,可以记住30%的学习内容。 第五种,通过“小组讨论”来学习,可以记住50%的学习内容。 第六种,通过“实际演练”来学习,可以记住70%的学习内容。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这也符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经过费曼学习法的学习,大家应该对“学习之道”有了更深的领悟,这个领悟中的“悟”是在应用和反思的过程中产生的。前面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在于教以促学,而“教”就是“用”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也成为“反思”的一个依据。我们就前面这段话进行“反思”,会发现费曼学习法就学习过程而言,重点体现的是“应用”和“反思”的过程,没有体现“习得”这一过程,这就是费曼学习法的缺点,没有“习得”就想“应用”,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这一节所要讲的康奈尔笔记法就是为了弥补费曼学习法的缺陷,康奈尔笔记法所体现的是“习得”的过程。 4.3.1康奈尔笔记法概述 在学习之前,我想让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 你在学习的时候是如何做笔记的? 2. 你记的笔记都有哪些内容?是摘抄、感悟、思考、计算,还是随手涂鸦? 3. 你会去复习你自己的笔记吗?你觉得看自己的笔记有没有作用? 4. 你觉得做笔记重要吗? 大家就以阅读本书时所做的笔记回答上面的问题。 结合本书前面所讲的内容,不论是“思维导图”“记忆术”,还是“费曼学习法”都是对“道”的一个具体“应用”。我一直在带着大家来完成这个转换过程,想必大家一定有所体会,有所领悟了。“应用”和“反思”之后就到了“创造”,接下来我带着大家体会创造的过程。 如果让大家发明一种记笔记的方法,你会发明什么样的方法?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记笔记的方法非常高效,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 我现在就带着大家来体会这个创造的过程,当然,先声明一点,康奈尔笔记法早已存在,我现在只不过是结合前面的学习之道来还原历史,让大家体会一下怎么应用知识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