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掌握在线学习策略 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 教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信息化时代的你学会在线学习了吗? 对比传统教育,在线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交互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师生准永久性分离更是给在线学习者带来了诸多的学习不适与学习困难。这对在线学习者在线交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在线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灵活便捷的在线学习方式,本专题内容主要介绍在线学习的交互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和信息检索策略。 学完本专题,你将能够: 轻松学会在线交互; 科学规划管理时间; 高效进行信息检索。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一、 教学交互策略 日本著名学者佐藤学认为,学习是三个相遇与对话,即同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伙伴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交互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在线学习中,由于学习者与老师、同学在时空上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开展在线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会与老师、同学以及学习材料进行交互。 (一) 与老师的交互 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埋头苦读是不够的,学生要主动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获取更直接的学习支持服务。 视频: 教学交互 正如理学家朱熹所主张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疑问的学生,要鼓励他提出疑问,学习者提出的疑问得到解答,学习就取得了进步。 在线学习中,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电子邮件或电话等进行,碰到了自己不能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善于利用在线学习平台的课程讨论社区和教师答疑社区等,与老师同学主动交流自己的思考想法。学生在与老师交互的过程中,通过对学习内容、方法和态度等方面的交流,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老师的言语关怀和帮助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 与同学的交互 《学记》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独学习而不与他人切磋,习得的知识就会相当有限。学习伙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与同学们围绕着某个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相互解疑、争辩和评价,表达自身对问题的见解以及解决方法,或者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任务等,都是学生间进行交互的方式。交互的过程能丰富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思维能力,学会对各种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对自己原有的想法进一步反思。正如萧伯纳所说: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种思想。”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年代,学习者只有懂得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并能吸取他人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 信息化时代是一个知识开放、共享的时代,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成为人生成长的加油站。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千人,多达数十万人,学习者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工作经验以及生活方式,学习者必须善于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交互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交互过程也能消除在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提升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存在感和获得感。 下面是一个学生问卷的部分题目,请挑挑有无毛病?为什么? 1. 你的年龄: A. 6岁以下B. 7~10岁C. 10~12岁 2. 你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应用一体机、视频展示台、移动设备吗? A. 是B. 否C. 不确定 3. 你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明确、内容充实、评价科学? A. 是B. 否C. 不确定 4. 你反对学生抽烟吗? A是B. 否C. 不确定 5. 你这学期参加了哪些课程的课外辅导? A. 学而思B. 数学C. 英语D. 书法 E. 体育F. 语文G. 我不喜欢课外辅导 6. 大家都说语文老师授课很幽默,你认为呢? A. 非常幽默B. 比较幽默C. 一般D. 不幽默 7. 这个国庆节,你准备出门旅行,还是休息? A. 出门旅行B. 休息 8. 你是否经常完不成作业? A. 是B. 否 资料来源: 中国大学MOOC平台课程《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华南师范大学) (三) 与学习材料的交互 学习材料不是生物,没有思想,更不会说话,怎么能跟它们产生交互呢?其实,学习材料是会“说话”的,而且学习者在利用它们学习时,也经常跟它们进行无声的对话,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阅读到“学习是三个相遇与对话,即同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伙伴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的时候,如果学习者心里在想“相遇与对话这个词用得真好呀,可‘同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学习者此时已经在跟学习材料对话了,这也就是与学习材料的交互。 那应该怎样与学习材料产生有效的交互呢? 1. 思考 学习者在阅读教材资料或者观看视频课件时,需要用心思考,比如看到不明白的地方,要思考“为什么”“怎么办”,经过思考,找到答案之后,将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否则就是水过鸭背,不留痕迹,没有实现与学习材料的交互。 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笔记进行记录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以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线教学平台“华师在线”为例,在线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一边在线观看视频课件,一边在学习平台上记录学习笔记,如图31所示。平台不仅可以保存学员自己的学习笔记,而且可以阅读、学习其他同学的学习笔记,从中获得思考启发,从而实现知识和思想的共享。 图31在线教学平台“华师在线”中的学习笔记 2. 测试 根据课程章节学习目标,检测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这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之一,如图32所示,学生在完成章节内容的学习后,需要主动在在线学习平台上进行检测,或者参加小组讨论以及完成带有交互功能的作业等,获得一定的参照,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估,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节奏,以保证学习效果和质量。 图32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测验与作业 六度空间理论六度空间理论[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2021710.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6个人,不管对方在哪个国家,属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在线学习过程中,如果想联系某位老师又苦于没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可以尝试使用“六度空间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姆提出。其数学解释如下: 假设每个人至少认识60个人,其6次方就是460亿人。即使消除一些节点重复,也覆盖了整个地球人口的好几倍。 米尔格兰姆还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招募到一批志愿者,随机选出其中的300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米尔格兰姆要求每位志愿者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这位朋友收到信后,再把信寄给他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出人意料的是,有60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济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5个。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6个人。1967年5月,米尔格兰姆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空间假说。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通信越加便利,即使学生没有老师的联系方式,也不需要6个人就能找到想找的老师。 二、 时间管理策略 视频: 时间管理 有人说,如果每天坚持自学1小时,一年便是365小时,一个人可以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学习,经过3~5年的努力便可精通某一领域。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也在文章《和时间赛跑》中写道“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可见进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一) 时间为什么需要管理 1. 个体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时间需要管理 如果个体按平均寿命75岁来计算,那么人生不过短短900个月。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图33所示。现在你是否也感受到时间的紧迫了呢? 图33人生格子图 下面,我们用最简单的办法测试你对时间的掌控程度,你只需回答Yes或No。 (1) 如果没有完成你所希望做的工作,是否有负罪感? (2) 即使没有出现严重问题或危机,你也经常感到压力很大? (3) 你有许多并不重要但长时间未处理的文件或邮件吗? (4) 你常常不能集中精神来工作,常常在做重要工作时被打断吗? (5) 你常常感觉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做起事情来又感觉效率低下吗? (6) 你时常把工作推到最后一分钟,然后再很努力地去做完它们吗? (7) 你感觉自己的工作落下了很多,总是很难在既定目标内完成。 (8) 你很想跟家人多待一会儿,可你感觉根本就没有时间。 (9) 没有时间和朋友聚一聚,感觉自己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小了。 (10) 你知道自己迫切需要提高,但总是无暇阅读与工作有关的书籍。 (11) 你没有开通微博,也不知道什么是微信,没有时间尝试新鲜事物,感觉自己落伍了。 (12) 你感觉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 (13) 你感觉自己没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虽然每一天都很忙但忙得没有效率。 (14) 很想好好给自己放个假,但如果长休了一段时间,又会有负罪感。 (15) 你常常沉醉于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之中,不敢想未来会怎样。 (16) 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即使还存有理想也没有试图采取行动努力将其实现。 请你数一数,你所回答的Yes的个数。 0~3个Yes,恭喜你,保留并坚持你的方法吧,并多介绍经验!4~7个Yes,还可以,方向正确,但需要进一步提升技能。8~11个Yes,当心哦,你需要重新审视你的时间管理方法了。12~16个Yes,救命啊!你迫切需要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并付诸实施。 2. 做好时间管理,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人每天24小时,时间的长度是固定的,而时间本身并不能被管理,所谓的时间管理是指对自身使用时间的管理。 一项调查显示,在线学习者遇到的困难中,排在首位的是“不善管理时间,学习效率不高”。王永辉. 影响成人远程学习绩效的因素分析,中美远程教育文集[C].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216230.加之“成人学习时间具有零散性、片段性和不确定性,学习状态多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冯鸿滔. 电大远程学习者学习时间管理的调查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58.学会时间管理不仅是学习者的一项重要学习策略,同时也是其必备的基本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在线学习情境中,大多数学习者还缺乏这项能力,在碎片化时间中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 3. 做好时间管理,不因虚度光阴而悔恨 著名企业家李开复先生说过,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是你的才华和你的时间。才华越来越多,但是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时间来换取才华。如果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时间少了,而才华没有增加,那就是虚度了时光。所以,我们必须节省时间,有效率地使用时间。 (二) 时间管理一般法则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曾说,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每个人都应当珍惜时间资源。这就涉及一个问题: 该如何管理我们的时间呢? 1. 时间管理法则1——目标性法则 目标性法则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法则。工作、学习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目标性法则是时间管理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时间管理规划。在目标的制定中,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了SMART法则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我们可以用SMART法则确定和检测现行的目标是否可行、是否合理。其具体内涵如下。 (1) S(Specific),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很多时候,设定的目标没有实现,可能不是因为执行目标的力度不够,而是因为目标设定的太含糊,不够明确具体。例如“提高一下工作效率”“我要瘦”这样的目标都是不具体的,只有用明确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到的效果,才是一个恰当的目标,如“我要在一个月内瘦3斤”。 (2) M(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例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把“每天坚持写4000字”作为自己的写作目标,具体字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衡量工具,而不能简单用“我每天要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文章”这样一个较难衡量的目标作为衡量工具。 (3) A(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实现的。是指目标设定要在个人能力范围内,跳一跳能够够得着。例如,对刚进行文学创作的学者来说,一年内出版一本畅销书就不太切合实际; 对阅读习惯不太好的人来说,每天看3页书是一个比一年看10本书更容易实现的目标。 (4) R(Relevant),目标必须和其他事具有相关性。简单说就是思考当前计划与其他计划是否相关联。 (5) T(Timebased),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即每个目标的完成都应该设置截止时间,没有截止时间的任务或目标往往是很难完成的。 2. 时间管理法则2——四象限法则 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在他的《要事第一》这本书中提出了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这套法则因简单实用而受到人们欢迎。一般来说,如图34所示,处理事情的优先级顺序是: 重要且紧迫的任务>重要不紧迫的任务>不重要但紧迫的任务>不重要不紧迫的任务。同时,其中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迫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避免其变成第一象限的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图34时间管理四象限图 3. 时间管理法则3——二八法则 “二八定律”也称作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但却是次要的,因此被称为“二八定律”刘良忠.二八定律在零售企业中的运用[J].商业时代,2004(33): 3132.。也就是说,我们取得的成绩里,80%的收获来自20%的付出,而另外80%的付出,因为没有合理安排,只取得了20%的收获高玉洁.教学中的“二八定律”[J].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2010(10): 59.,如: 20%的顾客带来了80%的销售额; 20%的庄稼地收获了80%的果实; 20%的时间产生了80%的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哪些部分只花费了20%的时间却取得了80%的成绩?为了使你的工作更贴近目标,从今天起应该做些什么改变呢? 4. 时间管理法则4——韵律法则 韵律法则指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简单地说,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学习效率更高,如童话大王郑渊洁坚持每晚九点睡,第二天凌晨四点半起床,准时写作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