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股票市场,我们需要通过行情软件获取市场信息。掌握软件的用法、看懂基本的行情信息,是新手入市前的必修课。 行情软件既可是电脑端的,也可以是手机App,种类很多,如大智慧365、同花顺、通达信等,虽然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大同小异,我们只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与用法,上手操作几次,就会慢慢掌握。本节中,我们将结合行情软件的一些操作方法,来认识一下K线图、成交量、分时图等基本行情信息。 1.1.1 K线的表达方式 在各种各样的行情数据中,价格走势与成交量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它们分别用K线与柱形来表示。 K线图是一种用来表示价格走势的图表类型,也称为棒线、蜡烛图、日本线等,它起源于18世纪中叶日本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是当时米商记录米价变化的一种工具。 1990年,美国人史蒂夫·尼森以《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一书向西方金融界引进“日本K线图”。因为英文单词Candle (蜡烛)前面发“K”的音,故称为K线图。K线图具有直观、立体感强、携带信息量大等特点,立刻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史蒂夫·尼森也因此被西方金融界誉为“K线之父”。 单根K线分为两种类型:阳线与阴线,如图1-1所示。单根K线由四个交易价位来表达: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 开盘价低于收盘价称为阳线,开盘价高于收盘价则称为阴线。开盘价与收盘价之间的矩形是实体部分,阳线的实体以空白或红色表示,阴线的实体以黑色或绿色表示。上下竖线为影线部分,上影线的最高点是最高价;下影线的最低点是最低价。 图1-1 单根K线形态示意图 1.1.2 认识K线图与成交量 K线图有两个坐标轴,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价格。每一根K线代表一个交易周期,交易周期可以是一个交易日(称为日K线),也可以是一个交易周(称为周K线),等等。其中,日K线最常用,对于日K线来说,一根K线记录一天内价格变动情况。 一根根的K线在坐标系内依次排列(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就构成了K线图。 图1-2就是K线图(这是一幅日K线图),也称为价格走势图。K线图一般至少包含两个窗口:K线窗口、成交量窗口。 图1-2 K线图与成交量 成交量是指一个时间单位内的交易量,这个交易量可以是股票的交易数量(个股成交量),可以是市场的成交金额(指数成交量),在股票行情软件中,成交量以柱形图表示,位于K的下方,颜色均与上方的K线一致,柱形越长则代表成交量越大。 成交量以单边的交易来计算。对于股票来说,成交量就是买方买进了多少股(或是卖方卖出了多少股)。例如,某只股票当日成交量显示为1000股=100手(其中1手=100股),这是表示买方买进了1000股,同时卖方卖出了1000股。 1.1.3 认识指数分时线与分时量 K线图主要用于呈现市场或个股的历史走势,而分时图则呈现股价或指数在开盘时间段的实时变化情况。就国内的A股市场来说,每个交易日的开盘时间是9:25—11:30、13:00—15:00,分时图就是用于显示这段时间的价格走势情况。 上证指数,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或“上证指数”,也常称“大盘指数”,代表着国内A股市场的综合走势。 图1-3所示的上证指数2024年11月22日分时图。在上证指数分时图中,可以看到两个分时线,一个是上证综合指数,即上证指数;另一个是上证领先指数。它们的区别在于计算方法不同。 分时线以“分钟”为时间单位,在分时线下方可以看到一根根的“竖线”,这是分时量,竖线的长短代表这一分钟的分时量大小,对于指数来说,分时量以成交额为计量单位。 上证综合指数以加权法进行计算,即按个股的股本赋予对应的“权”,股本越大,则对指数的影响力越大。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大盘股因股本巨大而对指数有很大影响力。可以说,上证综合指数能更好地反映出大盘类个股的综合走势情况。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大盘类个股与中小盘类个股的走势是趋同的,因而我们只要关注上证综合指数就可以了。但是,也有的时候大盘类个股与中小盘类个股在走势上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此时我们就要用到上证领先指数了。 图1-3 上证指数2024年11月22日分时图 上证领先指数在计算时只考虑股票的价格,而不考虑个股的股本大小,这种不加权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中小盘类个股的走势。 1.1.4 认识个股分时线与分时量 图1-4是中信证券2024年11月4日分时图。这是一张典型的个股分时图,它由分时线、均价线、分时量构成。 图1-4 中信证券2024年11月4日分时图 分时线呈现股价的盘中实时波动情况,同样以“分钟”为时间单位,下方的竖线是分时量,代表这一分钟的成交量。 均价线表示当日市场平均持仓成本的变化情况,其计算方法为:到目前这一时刻为止的当日总成交金额/到目前这一时刻为止的当日总成交股数。 在技术分析中,均价线可以看作对价格实时波动的一种平滑处理,或是多空双方力量强弱对比的分水岭。一般而言,若分时线稳稳地运行在均价线上方,表明当日的买盘力道较强,是价格走势上涨可期的表现;反之,若分时线持续运行于均价线的下方,则表明当日的卖盘力道较强,是价格走势更易下跌的表现。 1.1.5 认识筹码分布图 “筹码”与“成交量”这两个术语,都是用于股票交易过程中,成交量用来描述交易的数量,而筹码用来描述交易的份额。我们可以把一只个股的全部流通盘视为“一整份”,每一股相当于一个“筹码”,所有的筹码相加就构成了这“一整份”。“筹码”与“流通盘”其实是一个意思,只是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当我们使用“流通盘”这个术语时,主要指某只股票的流通在外的股份数量;当我们使用“筹码”这个术语时,则是从交易的角度把它看作一种不断转手、不断流转的“商品”,投资者的买入成本(即持仓成本),就是所持筹码的成本。筹码交易技术侧重于研究投资者持仓成本分布情况,这可以通过筹码分布图直观呈现。那么,什么是筹码分布图?如何解读它呢? 筹码分布图是一种基于特殊计算方法而构建的图形。图1-5是陕鼓动力2024年12月13日筹码分布图。 在筹码分布图上,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主要包括两个区域:左侧是日K线走势区域,右侧为筹码分布形态区域。在筹码分布形态区域,每个价位都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持仓量是指在这一价位进行建仓的筹码数量,即这些筹码的建仓成本位于此处,持仓量越大则横线越长。 换个角度来看筹码分布图,在任意时刻,将筹码分布形态区域内的每一条横线所代表的持仓量数值相加起来,正好是100%的流通盘。当这些长短不一、所处价位不同的一根根横线堆积在个股的历史涨跌区间内时,就会形成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或是“发散形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筹码分布形态。 图1-5 陕鼓动力2024年12月13日筹码分布图 筹码分布图只是一张静态的持仓成本分布图,随着交易的持续、价位的变化,筹码也在不断换手,这代表着投资人的持仓成本状况在不断变化,这些筹码将从原有的位置被拿掉,重新堆到买方新建仓的价位上。在日K线走势区域,如果我们以交易日为单位、不断地移动光标,就可以看到在K线图右侧的筹码分布形态在一点点地变化,这就是筹码不断移动的直观体现。一般来说,下一交易日的筹码形态变化不大,但在经过连续多个交易日之后,我们会发现,此时的筹码形态或许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图1-6是陕鼓动力2025年1月27日筹码分布图。对比图1-5,可以看到筹码分布形态已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筹码分布图蕴含着丰富的多空信息,我们主要可以从筹码分布形态、筹码流动情况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筹码分布形态,这是市场持仓成本情况的静态写照。市场的持仓成本情况是聚集在一个狭小的价格区间内,还是在一个广阔的空间内,对于行情的发展方向往往有着重要的牵制作用。筹码流动情况,主要体现在筹码的流动方向与流动速度两个方面,筹码的流动方向一旦确定,往往有着极强的惯性,这是市场预期一致的体现,也是筹码形态对于趋势运行规律的反映;筹码的流动速度则对应着趋势的推进力度、行情反转的速度等方面。 图1-6 陕鼓动力2025年1月27日筹码分布图 成交量的含义绝不限于买卖双方成交的股票数量这一层,它蕴含了丰富的市场含义,透过成交量,不仅可以看到多空双方力量的交锋规模、筹码供求关系、市场情绪变化,还可以分析主力的市场行为。只有更好地理解成交量的这些内涵,才能进一步理解市场交易的本质,更好地展开分析预测。本节中,我们就来看看成交量还蕴含了哪些深层市场含义。 1.2.1 多空交锋力度 K线,显示的是价格,这是多空双方的交锋结果体现;成交量,显示的是成交数量,这是多空双方交锋规模、交锋力度的体现。 成交量放大,这说明多空双方交锋趋于激烈;成交量缩小,则说明多空双方交锋趋于平缓。了解多空双方的交锋力度,对于实盘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如果将价格走势考虑进来,那么,交锋力度的变化往往蕴含了多空力量对比的转变。 在分析多空双方交锋激烈程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股价的走势来做综合分析。例如:放大的量能表明多空双方交锋力度增强,但交易是双向的,这既是买盘积极入场的信号,同时也是卖盘踊跃离场的标志,那么,交锋力度变强,这是上涨信号,还是下跌信号?这就需要结合价格走势来分析了。当个股处于趋势运行的不同阶段时,多空双方交锋力度的变强往往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市场含义。 例如:缩量上涨出现在市场或个股由低位区向上爬坡时,这时较弱的交锋力度,体现的主要市场信息是:持股者惜售,可以解读为上涨信号;但是当同样的缩量形态出现在大幅上涨之后,这时较弱的交锋力度,则更多地体现了买盘入场力度较弱,更宜解读为上涨力量不足、趋势或将转向。 图1-7是东方电热2024年1月至7月走势图。在图中箭头指向的这段时间里,可以看到成交量出现了明显的缩小,它直接体现的市场含义就是:多空双方交锋力度减弱。 图1-7 东方电热2024年1月至7月走势图 一般而言,在一波上涨行情(或下跌行情)刚刚起步(或是行进途中)时,缩量形态(即多空双方交锋力度减弱)表明当前行进方向的阻力较小,原有的涨势(或跌势)持续下去的概率更大。 1.2.2 多空分歧程度 交易是双向的,一笔交易,有买就有卖,对市场或个股未来走势的不同预判,会导致交易行为截然相反。这种对价格走势的不同预判就是多空双方的分歧。而成交量的放大或缩小就体现着多空双方分歧程度的变化。 在一些较为典型的运行环节,例如:快速上涨后的高点、快速下跌后的低点、横向盘整后的向上突破点、横向盘整后的向下破位点等,价格走势的剧烈波动或是整理格局的打破,往往会引发多空双方对于后期走势的明显分歧,进而入场交易,导致成交量放出。 一般来说,多空分歧程度的适当增强可以看作买盘(或卖盘)力量增强的信号,是价格走势或将加速的信号;而多空分歧程度的过度增强则宜看作市场阻力过大的信号,往往预示着价格走势存在阶段性反转的可能。下面结合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图1-8是晨化股份2024年1月至4月走势图。在图中箭头指示的这一日,股价收于小阳线且处于盘整之后的突破位置点,且上一交易日为强势涨停板,仅从K线走势来看,突破势头强烈,上涨行情呼之欲出。 图1-8 晨化股份2024年1月至4月走势图 但是,小阳线当日的成交量却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放大,不仅远高于之前盘整区的平均量能水平,就是相比上一交易日涨停板突破点的量能,也放大了一倍左右,这表明此位置点的多空分歧程度十分剧烈,个股展开上攻行情的阻力极强,短期回调概率更大,因而,在操作上,并不适宜追涨 入场。 1.2.3 上涨的推动力 价格走势能够沿着某一方向持续运行,离不开市场的“推动力”,而这个动力,可以通过成交量很好地体现出来。 量价分析的实质就是动力与方向的分析。价格走势是方向,成交量则是动力。 成交量的大小可以直接用来衡量市场推动力量的强弱。上涨的时候出现成交量始终保持放大的态势,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上升动力足的标志,表示上涨势头仍在延续;如价格走势仍在上涨,而成交量却开始缩小,这是上升动力减弱的标志,往往预示着升势已到了“曲高和寡”的地步,是大市回头的征兆。 反之,价位走势开始下跌,成交量大增,这是“墙倒众人推”,下跌动力强的标志,预示着跌势风云初起,后市空间较大;价格走势持续下跌,但成交量却在不断缩减,表明跌势的持续已导致卖盘离场意愿越发下降了,是下跌动力减弱的标志,也是市场或个股有望迎来阶段性反转的信号 之一。 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颈线位、强压力位时,成交量放大是判断突破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即上涨,特别是突破,要有成交量的配合,这是动力充足的标志;但向下破位或下行时却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无量向下一路跌,直至再次放量,显示出有新资金入市抢反弹或抄底为止。 图1-9是上海银行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走势图。如图中标注,在该个股价格稳健攀升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成交量保持着温和放大的态势,这是上升动力足的标志,也预示了上升行情的延续;随后,在高点出现了一波明显回落且量能放大,这说明此位置点的下跌动力也较强,表明上升行情遇到了明显的阻力,原有的稳健攀升格局或将打破,操作中,应注意规避深幅调整或趋势转向的风险。 图1-9 上海银行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走势图 1.2.4 主力的市场行为 主力与散户是两类截然不同的投资者。散户的市场行为重在一个“散”字,其买卖行为比较随意,无法形成合力,对于价格走势的影响力较小;主力则不同,主力往往手握大笔资金,买卖力度强大,而个股的流通筹码又是有限的,当主力大量买入卖出一只个股,或是手中握有大量股票筹码时,会对个股走势造成明显的影响,一些实力较强的主力甚至能够引导个股行情的发展方向。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正确地分析主力市场行为,才能紧跟主力步伐,实现低点买、高点卖,获取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 收益。 主力的市场行为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为建仓、洗盘、拉升、出货等,由于主力的买卖力度较大,主力进出个股会打破市场原有的筹码供求关系,进而造成量能形态的变化,有经验的投资者就可以通过量能变化来分析主力的市场行为。 例如:在主力建仓阶段,若建仓时机相对短暂且建仓筹码数量较多,主力若想成功建仓,势必要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进行大力度的买入操作,这也必然会使得个股出现一定的放量。又因为主力加入了买方阵营,势必会导致多方力量明显增强,因而,“放量上涨、缩量回调”就是主力建仓时的量价表现方式之一。 主力买入一只股票的数量不同、计划持有的时间不同,个股在二级市场上反映出来的价格走势、量能变化往往也不尽相同。例如:若主力在吸筹力度较弱的时候就开始拉升个股,助推价格上涨,由于此时市场上的浮筹数量仍然较多,因而在拉升阶段多会出现放量上涨、量价齐升的形态;反之,若是主力吸筹力度较强,由于市场浮筹较少,拉升时面对的获利抛压就会很轻,这时一般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放量上涨或量价齐升形态。如果我们不了解成交量所蕴含的主力行为信息,仅凭一些经典的量价理论、量价关系来分析,得出“缩量上涨、行情无力”的结论,自然是错误的,也会错失分享主力拉升成果的机会。其实主力完全可以在控盘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实现缩量拉升。因此,结合成交量形态,从主力市场行为的角度来分析一只个股,可以更好地理解价格走势,也更有机会把握住更有上涨力度的 个股。 图1-10是利欧股份2024年7月15日至10月17日走势图。在该个股价格脱离盘整区的一波快速上涨过程中,成交量不断放大,这是买盘资金加速入场的标志,但不断放大的量能同时也表明市场抛压不断增强。随后,个股价格出现了一波快速回落且幅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波快速回落时成交量大幅缩减,显示了筹码的良好锁定性。结合股价的整体走势来看,虽然经历了这一波上涨,但仍处于相对低位区,因而主力在之前放量上冲时实施建仓的可能性较高,这也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回落时缩量。操作中,在回落幅度较大时,可以适当买入,跟随主力。 图1-10 利欧股份2024年7月15日至10月17日走势图 图1-11标示了此股2024年10月17日之后的走势情况,可以看到其随后的上涨力度较大,这或许与主力的积极运作密切相关。 图1-11 利欧股份2024年8月至11月走势图 1.2.5 价格走势的前兆 “量在价先”是股市中的一句谚语,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成交量的重要作用。技术分析中的四个核心要素是价、量、时、空,价格走势、时间、空间这三个要素是技术分析中的最基本信息,成交量能够与它们并列在一起,可见其重要性。 那么,成交量是如何成为价格走势的先兆呢?我们知道,不同的量价形态蕴含了不同的市场含义(如“价升量增”“价跌量缩”等),成交量之所以能够预示价格走向,是因为在结合价格走势的基础上,成交量的不同变化方式蕴含了不同的多空含义,在一波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即使价格走势完全相同,如果成交量的变化方式迥异,则未来的价格走向也可能完全不同。所谓的量在价先就是指:在价格走势未见明显变化的时候,基于成交量的特定变化方式,我们可以提前预测价格走向。 “量在价先”这句话概括出了成交量的作用所在,这也是量价分析方法的精髓所在。量价分析方法,也正是通过识别、分析不同的量价组合形态,来解读市场多空力量的变化,进而帮助我们做出更为准确的买卖决策。 图1-12是天津普林2024年7月至11月走势图。该个股价格在低位区长期盘整后,出现了强势的上涨,这种强势且具有独立性的上涨多与主力的积极助推、市场追捧有关,而个股一般也有题材面、消息面支撑。在分析行情的持续力度时,量价配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图1-12 天津普林2024年7月至11月走势图 如图中标注,在第一波强势上涨后的高位平台,价格走势呈横向窄幅波动,成交量依旧保持相对放大状态,这表明市场交投活跃、买盘入场积极,该个股仍是市场资金关注的品种,且此时的累计涨幅不大,从中长期来看仍然处于相对的低点,操作上,仍可继续看涨,采取积极买入持有策略。 但在第二个高位平台处,此时该个股价格累计涨幅极大,从这一轮行情的低点7元涨至当前的23元,上涨幅度超过200%,且在平台整理的几日中出现了成交量快速萎缩的变化,这表明买盘入场意愿较低、市场参与度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主力多会顺应市场风向而出货,而不是逆市拉升,操作中,应注意规避趋势转向风险。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在价格形态相近的情况下(都是横向的窄幅波动),由于成交量的变化方式显著不同,我们可以从量能的角度把握市场多空力量的变化,进而更好地预测价格走向,这就是“量在价先”。 量价分析法,并不是单纯依赖K线与成交量,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需要统筹兼顾多种因素,既包括个股的业绩变化、行业前景、消息题材面等可能导致企业基本面变化的因素,也包括市场指数运行情况、个股的趋势方向、市场或个股的短期波动幅度等二级市场运行情况。在综合以上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观察价格运动与成交量的配合情况,即量价形态,把握多空力量变化,进而预测价格走势,这才是量价分析法的正确打开方式。本节中,我们来盘点一下在运用量价分析法时,有哪些市场要素需重点关注。 1.3.1 判断市场的趋势方向 个股的走势离不开市场的配合,在牛市中,个股易涨难跌;反之,在熊市中,则易跌难涨。在交易前,应首先观察市场的趋势运行情况。 趋势是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客观存在的运行规律。“股市在中长期尺度上有着明确的运行方向”,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道琼斯指数的创立者——查尔斯?亨利?道(1851—1902年)。后来,威廉姆?皮特?汉密尔顿和罗伯特?雷亚继承了查尔斯?亨利?道的思想,并系统地论述了股市的这种客观运行规律——趋势,他们两人所著的《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论》成为研究道氏理论,特别是理解趋势运行规律的经典著作。 虽然牛市不代表一定可以买入股票,熊市也不代表一定要卖出股票,但是,观察并分析市场的整体趋势运行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决策,是耐心布局、增加仓位等待上涨,还是博取反弹、轻仓进出?当市场处于整体低估状态且有企稳回升势头时,这是牛市或将出现的标志,此时的趋势方向大概率向上,应积极主动地进行建仓操作;反之,当市场处于整体高估且有下滑迹象时,这是熊市或将来临的信号,此时的趋势方向大概率向下,宜保守操作,耐心等待超跌反弹时机。 图1-13是上证指数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走势图。如图中标注,大盘指数自低点2646.80开始不断上涨,这一轮上涨行情持续时间很长,最高涨至3731.69点,随后,开始围绕3500点反复振荡。 图1-13 上证指数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走势图 一般来说,横向振荡是趋势运行状态不明朗的标志,随着振荡的持续,多方力量或空方力量会有一方慢慢增强,并最终打破振荡状态,向上突破或向下破位。 在本例中,从市场的趋势运行状态来看,这是一个相对高点区,在反复围绕3500点振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上下振荡幅度较大,却没能创出新高,这表明此位置区的多空分歧程度较大,多方力量有较大的消耗,市场指数向下跌破这个相对高位区的概率较大。如果此时参与交易,则宜短线、轻仓,且设好止损点。 图1-14 标示了大盘指数随后的走势图情况。可以看到,在2022年3月至4月末期间,指数出现了两波快速、深幅下跌,如果我们在入场交易前只分析个股而不去判断市场趋势,即使个股的技术形态好、量价配合关系理想,在市场的快速下跌过程中,也往往会跟随下跌,从而造成亏损。 图1-14 上证指数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走势图 1.3.2 观察股价所处位置点 个股的运行虽然受到大盘的影响,但在指数波动幅度不大,特别是处于横向振荡中时,股价的涨跌主要取决于个股自身的强弱,那么,什么样的个股上涨动力更强,上涨潜力更大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股价格所在位置点。 将日K线图时间范围拉长,就会发现很多个股价格的走势呈大起大落状,在低点与高点之间演绎着上涨行情与下跌行情的交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价格涨上去了业绩却没有跟进,中期来看,自然是振荡下跌;反之,价格跌多了就会吸引抄底盘入场,从而酝酿上涨行情。 因而,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把握行情发展方向,入场前一定要观察股价所在的位置点,既要从中长期角度观察,也要从短期角度观察。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当前是处于累计涨幅较大的高位区间,还是累计跌幅较大的低位区间?从短期角度来看,当前是处于一波上涨之后的高点,还是一波下跌后的低点? 同样的量价配合,当其出现在不同的位置点时,所蕴含的多空含义也不一样。例如:在中长期高位区的振荡之中,如果一波振荡上涨中出现了明显的放量,则放量的性质更宜解读为卖压较重、突破阻力大,操作上,也宜逢高卖出;反之,如果是中长期低位区的一波振荡上涨中出现了明显的放量,则往往视为资金大力入场的信号,一旦股价向上突破了这个振荡区间,则很有可能打开广阔的上升空间,操作上,宜持股待涨。 图1-15、图1-16分别为荣晟环保和湖南海利的走势图。如图中标注,这两只个股都在突破“整理区”时出现了跳空型的单日巨量阴线形态,量价特征相似,但随后的走势却截然不同。 图1-15 荣晟环保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走势图 图1-16 湖南海利2024年1月至10月走势图 仔细观察两只个股的走势就会发现:荣晟环保的“整理区”位于阶段反弹幅度已达40%的相对高点,而湖南海利的“整理区”则位于中长期的低点,个股所处位置点的不同,也导致随后个股短期回落幅度及走势上的不同。 1.3.3 了解行业及个股基本面 从长期的时间跨度来看,股票的价值是围绕其实际价值波动的。“实际价值”既包括企业当前的真实价值,即盈利能力、行业地位等,也包括公司的发展前景、成长性,即预期盈利能力。 对于那些符合经济发展趋向的朝阳性行业,利用具有高科技特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芯片、人工智能等,这些行业都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如果企业做得好,如拥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很容易打开市场空间,获得高速成长,从而实现盈利能力的逐年增强,体现在净利润上,就是一种复合形式的增长,必然会带动股票价格不断攀升,这就是典型的成长股。炒股就是炒预期,成长股可以说是股市的最大魅力所在,投资者一旦买入正确的成长股并能够耐心持有,往往能在几年之内实现本金翻倍,甚至翻数倍。 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具有潜力,我们通过场外的各种新闻报道、财经评述、行业分析、政策扶持等角度来把握,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行业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符合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替代。 对于个股的基本面,我们除了关注它的行业地位、技术优势、盈利状况等基本因素,还可以结合一些具有定量特征的财务指标、估值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等来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随着利润不断增长,企业净资产也会同步增长,但快速增长的净资产是否能同步创造出较高的利润呢?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一般来说,在净利润能够实现较好增长的前提下,可以保持平均每年不低于8%的净资产收益率,意味着它的成长性较好,而连年超过20%的净资产收益率将带来奇迹。 2.市盈率 股票没有好不好的问题,只有“贵不贵”“值不值”的问题,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是一种重要的价值投资理念。估值状态常用市盈率这个指标来表示: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在每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股价越高则估值状态越高,反之,则越低。牛市中的持续上涨往往使得市场整体的平均市盈率达到或超过40,而熊市中的持续下跌则可能降至18以下。 市盈率多高算高估,多低算低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行业的平均市盈率相差极大,如银行股的市盈率可能只有6~7,而同一时间,集成电路板块的市盈率则在30左右。分析个股市盈率高低的时候,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从行业的角度,看看这个行业板块的历史市盈率变化情况,当前处在什么位置;二是从个股与行业对比的角度,看看这只个股与行业平均值相差多少。 1.3.4 参照消息题材触发因素 即使股市的整体表现不好,指数振荡下跌,仍然会有一些个股能够强势上涨,甚至是出现连续的涨停板走势,究其原因,消息面与题材面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消息主要是指那些实时性高、比较单一的事情,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如股东增持、业绩预增、资产注入等。消息可以引发单独一只个股强势上涨。题材,也可以称之为概念,主要是指具有相似属性的某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行业领域,也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链,一个重要事件涉及的相关个股等。如新能源题材、超导题材、5G题材等。题材如果被场内外投资者重点关注,那它就是一个热点题材,相关个股也会受到市场资金青睐,从而出现题材行情。 股票市场上的热点题材行情轮番上演。题材股的最大特点就体现在其上涨方式中,往往出现短线飙升,甚至是连续涨停。对于那些注重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来说,题材股的这种上涨方式是难以理解的,这是因为基本面分析者忽视了股市的预期性特点,炒股就是炒预期,题材股的想象空间极大,且兼有市场热度,股价自然会被市场重新定位,虽然当前的业绩毫无改变,但并不会影响它上涨。当然,题材股的快速上涨也离不开主力、游资的拉升,散户的助推,当题材股刚刚启动时,是最好的短线买入时机;若短期涨幅过大,则要注意规避风险。下面我们以一个题材行情——人工智能题材为例举例。 例如:2022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的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人。2023年1月末,ChatGPT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人,一度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很显然,这会带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其热度也足够高,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如果能及时捕捉到这一消息,并将其与股市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题材行情相结合,就可以筛选相关个股,把握机会。 图1-17为科大讯飞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走势图。股价于2023年1月16日突破低位整理区后,开始了强势上涨行情,从1月13日的35.00元算起,至2023年6月20日的81.80元,涨幅超过1倍。作为一只盘子较大的绩优股来说,这样的走势、这样的涨幅已经是相当强势了。翻看其主营亮点,有这样的介绍:“公司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头部企业。”可以说,科大讯飞在2023年上半年的强势上涨与市场对于人工智能题材的关注密不可分,正是受益于题材驱动,才能够在业绩未见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实现涨幅翻倍。 图1-17 科大讯飞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走势图 1.3.5 从主力的角度进行思考 主力,是决定个股价格走势的主导力量。主力的类型有很多种,市场游资、机构是最常见的两种。主力的资金实力强大,参与个股会导致市场筹码供求关系出现明显变化,进而影响价格走势,甚至改变价格运行轨迹。如果一只个股的题材面较好,就有可能获得主力青睐,其未来走势也必将受到主力的引导。作为散户投资者,我们也要学会从主力的角度来思考、把握个股的运行。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主力控盘的流程。 一般来说,实力强大的主力参与一只个股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涉及多个控盘环节。 1.建仓环节 建仓就是在合适的价位买入股票,建仓阶段是主力将自己的资金转换成股票筹码囤积起来的过程,其目的是等股价涨上去之后好高位抛出获利。买什么股、买入的数量、建仓的时间等因素,取决于主力的控盘策略。一般来说,长线主力多喜欢布局那些有业绩增长潜力的绩优股、成长股,而短线主力则往往顺应市场热点在短期内大量建仓题材股。 2.拉升环节 所谓拉升,就是主力加入多方阵营,积极买入进而助推个股上涨。主力在建仓阶段的买入数量多,则控盘能力强,拉升时的阻力就小;反之,拉升时就会遇到较强的获利抛压。 不同类型的主力拉升方式也不相同,长线主力在拉升初期,为了避免引起市场关注,往往采用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拉升,而短线主力为了聚集人气,很可能会采用较为激进的快速拉升方式。主力拉升股价也讲究时机,如果个股有好的题材面、消息面,市场氛围配合,则主力拉升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市场的力量,少许助推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3.洗盘环节 洗盘中的“洗”是一种形象说法,目的就是洗掉那些持股不稳定、缺乏耐心的市场浮筹,从而为随后的拉升做准备。洗盘环节并不是必然出现的,一般来说,只有在股市出现振荡的时候,主力才能结合市场振荡进行洗盘。 在主力洗盘过程中,时间与空间是两个关键要素。时间方面,主力要把握好节奏。时间过长,会让投资产生普遍预期个股价格已进入顶点区,进而逢高卖出,这不利于后期再次拉升;时间过短,又难以较好地处理波动等,达到提高市场平均持仓成本的目的。空间方面,是指价格的上下波动幅度,幅度过小,只能洗掉个别缺乏耐心的持股者;幅度过大,又容易吸引大量短线客进行高抛低吸操作,不利于洗盘后的拉升。因而,对主力来说,把握好洗盘的时间与空间,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4.出货环节 出货,也称为派发,是主力在高位卖出筹码的一个环节。买得好,可以降低成本;卖得好,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为了能更好地进行高位区出货,主力往往使股价长期停留于高位区,以此来麻痹散户投资者的高位风险警觉意识;但也有一些主力会先快速拉升,然后反手大量抛出,以吸引抄底盘入场,这也是一些个股出现尖顶反转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主力出货较多、获利丰厚,就可能会完全加入卖方阵营,陆续卖出手中剩余筹码,股价也将步入下跌通道。 了解主力的控盘流程,才能从主力的角度进行思考。主力的吸筹、拉升、洗盘等市场行为会使得筹码供求状况发生变化,这会反映到成交量中。例如:在上升波段中,若主力控盘能力较强(即建仓阶段买入了较多的筹码),个股上涨时的阻力就小,不需要太多的买盘入场就可以实现快速上涨,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放量。如果我们不考虑主力因素,很可能就会认为这种“平量上涨”是多方力量不足的信号,进而做出错误判断。换个角度来看,透过量能的变化,结合主力控盘环节,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个股是否有主力介入,主力当前的市场行为是吸筹还是拉升,从而更好地跟随主力开展交易。下面结合一个案例来看看如何从主力角度思考,如何跟随主力。 图1-18是拓维信息2024年4月至12月走势图。股价在向上突破低位区间后,强势的上涨行情是较为独立的,如果从主力的角度来思考这种走势,可以理解得更为深刻。 图1-18 拓维信息2024年4月至12月走势图 首先,在股价突破长期的低位区间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放量,股价重心上移,但涨幅不大,这种走势或与主力建仓行为相关。量能的放大代表买盘入场积极,多方承接力量明显增强,如果将这种走势看作主力加入买方阵营导致的,就很好理解。 随后,股价在短线高点连续4个交易日快速回落,成交量快速缩减,表明市场抛压随着价格回落而明显减轻,市场筹码锁定度良好。短线回落时的低点是买入时机。 当股价再次回升并向上突破时,成交量未见明显放出,是一种平量式的突破,这彰显了市场筹码的良好锁定度。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常见于主力吸筹力度较大、市场浮筹明显减少的个股身上,此时的平量突破可以看作主力开始拉升个股的信号。 当经历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之后,股价在高位区出现了宽幅振荡,这期间多次出现巨量形态,“宽幅振荡”与“巨量”这两种形态都是市场筹码极不稳定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主力的控盘能力明显下降,而这多与主力的出货行为相关,操作上,就应该逢高卖出了。 1.3.6 解读量价形态多空含义 从市场的趋势、股价所处位置点、行业及个股基本面、消息及题材、主力控盘等角度来分析、把握价格走势固然重要,但它们更多是一种辅助作用,以进一步提升交易的成功率,量价分析方法的核心还是成交量与价格走势的配合关系。 量价分析法的核心就体现在各种不同的量价形态上,每一种量价形态都蕴含了一定的多空信息,透过盘面上呈现的不同量价形态,再结合市场趋势、股价位置点等因素,我们可以解读多空力量变化情况、主力行为情况,进而较为准确地预测价格运行方向、实施买卖决策。 图1-19是高争民爆2024年2月至7月走势图。股价在上涨后的相对高位区出现了横向振荡,如图中标注所示,在2024年7月30日前的一波回落走势后,股价达到振荡区低点,那么,随后的价格方向是向上反弹并维持振荡的概率大,还是向下破位的概率大呢?通过量价配合情况,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判断。 图1-19 高争民爆2024年2月至7月走势图 这一波回落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成交量不断缩减,在回落后的低点,成交量接近几个月以来的低值,是一种明显的缩量状态。这也表明此时的市场抛压极轻,只要个股没有利空消息、大盘走势稳健,反弹向上的概率更大,操作中,是可以适当短线买入参与的。图1-20标示了此股在2024年7月30日之后的运行情况。 图1-20 高争民爆2024年3月至12月走势图 在量价分析方法中,除了量价形态,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盘面数据值得关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市场的成交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市场多空力量变化。本节中,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重要的盘口数据。 1.4.1 “资金流向”提示市场热点 在对股市的报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资金流入××板块”“流出××板块”的说法,从走势来看,资金流入的板块涨势更好,流出的板块则表现不佳,这里的资金流入或流出就涉及“资金流向”这个概念。 资金流向(Money Flow)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投资者买入和卖出股票的资金流动情况,并反映了市场的动态,以及投资者对股票的信心和预期。 交易是双向的,那么,一笔交易是应该计入资金流入还是计入资金流出?一般来说,是通过考察成交单的方向来定义资金流向的。如果一笔成交是买方主动买入,即主动性买盘,表明买方的意愿更强烈,该笔成交计入资金流入;反之,如果是卖方主动卖出,即主动性卖盘,则该笔成交计入资金流出。 另外,还可以根据单笔成交量的大小将主力资金和散户资金加以区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机构资金的动向展示给投资者。 了解资金流向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市场趋势、了解市场热点、分析个股走势。例如,对于市场整体的趋势运行来说,资金流向能够反映出市场的多空力量对比:如果资金持续流入市场,表明市场处于多头趋势;反之,则可能意味着市场面临调整。对于板块或个股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资金流向筛选出受到资金青睐的板块或股票。资金持续流入的板块或股票,通常具有更好的上涨潜力,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特别是当这个板块或个股仍处于相对低位区时;反之,资金持续流出的板块或股票,容易出现下跌或短期回调,特别是当这个板块或个股处于大涨后的相对高位时。 关于资金流向数据,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一些专业的财经网站上查到。例如,同花顺网站的数据中心有资金流向的统计,如图1-21 所示。又如,在东方财富网的“数据”栏目内(如图1-22所示),可以方便地查询市场或个股的资金流入流出统计数据。 图1-21 同花顺网站“资金流向”数据示意图 图1-22 东方财富网“资金流向”数据示意图 1.4.2 “委比”提示市场挂单信息 在每个交易日的盘中时间段,分时线呈现价格走势,而买盘(或卖盘)则能体现多方的承接力度(或上涨阻力)。在行情软件中,买盘与卖盘一般都各有五档价位,既是我们了解投资者挂单情况的窗口,也是盘口分析时的重要参考数据。 委比就是用来反映买卖盘挂单数对比情况的一个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 委比=[(委买手数-委卖手数)÷(委买手数+委卖手数)]×100% 公式中,委买手数是指即时向下五挡的委托买入的总手数;委卖手数是指即时向上五挡的委托卖出总手数。 委比数值在±100%之间变化。当个股涨停时,委卖盘为0,只有五档委买盘(因为“买一”的价格就是当日最高的涨停价,所以不会有“卖一”价格出现),这时的委比值为100%;反之,当个股跌停时,此时委买盘为0,只有五档委盘(因为“卖一”的价格就是当日最低的跌停价,所以不会有“买一”价格出现),这时的委比值为“-100%”。 一般来说,在价格走势平稳的时候,委买盘与委卖盘的数量基本均衡,这时的委比并不具有明显的多空含义。在股价上涨时,若委比数值为正,说明有较多的委买单在下面承接,这是买方力量相对较强的体现;反之,在下跌时,若委比数值为负,说明有较多的委卖单压在上面,这是卖方力量相对较强的体现。 除此之外,委比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盘中出现的挂单异常。例如:大单压顶、大单托底。无论是买盘窗口,还是卖盘窗口,若某个价位委托单数量远高于其他价位,就可以看作大单子。例如:委卖盘上有大单子,就给人一种抛压沉重、难以上涨的感觉;卖买盘上有大单子,则给人一种承接力强、难以下跌的感觉。但大单压顶是否体现了主力的出货行为,大单托底是否是主力有意建仓的信号呢?则需结合价格走势来综合分析。 就实际情况来说,低位区的“大单压顶”与高位区的“大单托底”,往往是反向信号,与投资者的直观感觉刚好相反,大单压顶而股价不跌,多是机会;大单托底而股价不涨,往往蕴藏风险。 1.4.3 “量比”提示成交量异动 量比,即成交量的相对比值,它可以反映当日的成交量与过去一段时间的比值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 在量价分析方法中,量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那些量能异动的个股。我们可以在涨幅排行榜中依据量比数值大小对个股进行排序(如图1-23所示),也可以在个股的分时图下方调出量比曲线走势图(如图1-24所示)。 图1-23 涨幅排行榜量比排序示意图 图1-24是分时图中的量比曲线示意图。在分时图下方,一般可以看到“类比指标”的选项,点击即可调出量比曲线。量比曲线是以分钟为时间单位,将量比数值依次连接得到的一条平滑曲线。一般来说,通过一夜市场信息及人们心理上的变化,新的一个交易日开盘的时候,多空双方更易采取行动,特别是股价跳空高开或低开的时候,反映在量比数值上,就是很多股票开盘时的量比数值高达十几倍,随着多空交锋的缓和,量比数值随后会急速下跌。操作上,我们宜静待量比曲线稳定后再采取行动。 量比指标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发现那些出现了量能异动的个股。一般来说,量比数值大于3表明个股出现了明显的放量;而量比数值小于0.5,则是明显的缩量。量能的放大或缩小,可能是短时间的偶然波动,也可能代表价格方向的选择,量比数值越大,价格走势往往波动越剧烈,操作上,我们要结合当日个股是否有重大事项公布、是否受到了市场消息面的影响、是否有主力运作等分析放量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可以更好地把握机会、规避风险。 图1-24 分时图中的量比曲线示意图 1.4.4 “内外盘”提示市场买卖意愿 委比只是反映了买盘卖盘的委托情况,并不代表真实的成交;分析多空力量变化,我们还应了解主动性买盘与主动性卖盘的对比情况。一笔交易,要么是卖方报价后,买方主动以卖方价格买入,这是主动买入;要么是买方报价后,卖方以买方的报价卖出,这是主动卖出。 外盘,指以主动性买入方式成交的股票数量。内盘是指以主动性卖出方式成交的股票数量:成交量=外盘+内盘。 外盘大于内盘,说明主动性买盘更多,是多方力量较强的表现;反之,若内盘大于外盘,则说明主动性卖盘更多,是空方力量较强的表现。 当内外盘相差数量不大时,它并不具有明显的多空含义,但是,如果在较为典型的价位区出现明显差距,则应注意它蕴含的多空信息。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1)低位区,价格走势企稳或向上。此时出现的外盘大于内盘可以看作场外资金积极入场、多方力量较强的标志,多预示着价格走势有望进一步上扬。 (2)高位区,价格走势滞涨或下跌。此时出现的内盘大于外盘可以看作场内资金陆续离场、空方抛压较重的标志,多预示着下跌行情将展开。 (3)上升途中,外盘大于内盘是买盘充足的体现,也是涨势将持续的标志;下跌途中,内盘大于外盘是卖盘充足的体现,也是跌势将持续的标志。 (4)振荡区间,若个股在盘口中常见外盘明显大于内盘却上涨无力或明显弱于大盘指数,这种情形常见于高位振荡区间,是卖压较强的信号,预示着后期破位向下的概率较大,应注意风险;反之,若个股在盘口中常见内盘大于外盘但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或明显强于大盘指数,是买盘支撑力较强的信号,预示着后期突破上行的概率较大,应注意把握振荡低吸的机会。 1.4.5 “换手率”提示筹码流动速度 “换手率”也称“周转率”,它体现的是一只股票在单位时间内的累计成交量与其流通总股本之间的比率,换手率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只个股的筹码流通情况,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为: 换手率=(单位时间内的成交量/流通股总股数)×100% 一般来说以交易日为时间单位的“日换手率”最为常用。 一般来说,日换手率超过10%,就属于筹码加速换手了,这种情况常出现在短期剧烈波动后的高点或低点,常预示着价格走势或将反转,应注意规避高点风险、把握低点机会。高换手率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高换手率说明资金的流入流出速度较快。若高换手率是由主力资金流入、散户资金流出引发的,则往往预示着机会的到来;反之,若高换手率是由主力资金流出、散户资金流入引发的,往往是风险的预示。由于较长时间的高换手率体现了资金的进出量大、持续性强,因而在实盘操作中,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换手率的股票极具实战价值。 当然,换手率是高还是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要结合个股来分析。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或是机构持仓数量较多的个股,即使出现了大幅放量,换手率也很难超过5%,但对于这只个股本身来说,这就是很高的换手率了。除此之外,区间换手率也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指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区间换手率。 图1-25是新华传媒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走势图。如图中标注,在2024年1月9日、2月1日、3月25日,股价均位于短线上涨后的高点,这三日的换手率分别为14.93%、10.42%、21.23%,当日均收于高开低走的阴线。一般来说,短线高点的高换手率且伴以阴线形态,表明在筹码高速换手的过程中,多方很难有效承接市场抛压,是短期走势易跌难涨的信号,操作中,应注意规避高点风险。 图1-25 新华传媒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走势图 主力资金规模庞大且买入数量多的个股,只有流通筹码经历了较为充分的换手,才能够完成区间内的建仓或出货操作,因而,区间换手率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主力在某个振荡区间内的吸筹或派发能力。一般来说,在低位振荡区,如果主力要实现较大力度的吸筹,区间换手率不能低于200%;同理,在高位振荡区,若区间换手率低于50%,主力也难以顺利在高位实现派发。当然,主力的市场行为也会随行就市,建仓筹码,不一定都在低位振荡区买入,也可能在上升途中不断吸纳;卖出筹码,也不需要都在高位区完成,完全可以在股价下跌过程中快速出货。 图1-26是上海机电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走势图。股价在低位区的横向振荡时间持续极长,交易主要位于10.5~12.5元区间,累计换手率在150%左右,筹码换手非常充分。正是基于充分的筹码,主力才有可能实现低位区较为充分的建仓,个股在主力建仓之后也才能有更好的上涨潜力。当然,充分换手只是主力实现充分建仓的条件之一,并不必然预示有主力介入个股,操作上,我们还须结合多种因素,如题材面、量价配合、与市场的强弱对比等,来综合分析一只个股是否有主力介入。 图1-26 上海机电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走势图 1.4.6 “区间换手率”提示成本变化 一般来说,振荡区间的累计换手率能够达到200%,就意味着市场的整体持仓成本位于这个振荡区间内,而市场持仓成本对于价格走势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在低位振荡区,筹码充分换手后,市场的整体持仓成本就位于这个低位区间,在价格回落到振荡区低点时就会遇到较强支撑,随着多方力量的积累,向上突破的动能也会不断增强;反之,在高位振荡区,筹码充分换手后,市场的整体持仓成本就位于这个高位区间,在价格反弹到振荡区高点时就会遇到较强阻挡,随着空方力量的积累,向下破位的动能会不断增强。 区间换手率是指个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累计换手率。例如:某只个股连续10个交易日的换手率之和(即累计换手率)为100%,可以简单理解为个股的全部流通筹码已经历了一次换手。当然,这只是一种简化的理解,因为很多投资者在频繁地买卖一只个股,而且大股东很少参与二级市场交易,换手率为100%并不意味着持股者完全转换,它只是表明个股流通筹码的换手较为充分。 在股票行情软件中,我们一般可以在菜单栏里找到“区间统计”(或“时段统计”)的相关功能选项,或者更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鼠标右键来“框定”要统计的时间段。 例如:在同花顺行情软件或大智慧365软件中,在K线走势区域内,我们可以按住鼠标右键画一个矩形框(框的左侧为起始时间,右侧则为终止时间),这样就选中了一个时间段,随后松开鼠标,这时就会弹出一个快捷菜单,图1-27为大智慧365示意图,单击“时段统计”,就可以看到时段统计窗口(如图1-28 所示),这里面的各项数据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统计的。例如:最高价是指这段时间内出现过的最高成交价,而其中的“换手率”数据就是指区间的累计换手率。 图1-27 大智慧365区间换手率调用(上海机电) 图1-28 时段统计窗口示意图(上海机电2024-01-22至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