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第4版)
全国优秀畅销书(科技类)排行榜前十种书 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 一等奖 第三届电子部优秀教材奖

作者:张海藩

丛书名:普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特色教材·软件工程

定价:33元

印次:4-15

ISBN:9787302073215

出版日期:2003.11.01

印刷日期:2008.02.19

图书责编:袁勤勇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已经出版了三个版本,累计销售达60万册,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经典教材,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工科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二等奖、一等奖。为了反映近5年来软件工程的发展状况,作者主要从下述3个方面对第三版作了精心修改:删除了一些陈旧的或次要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较新颖的或重要的内容;用UML的概念与符号重新改写了有关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内容。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典型的方法学,并介绍了软件项目的管理技术。本书正文共13章,第1章是概论,第2章至第8章顺序讲述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过程、结构化方法和工具,第9章至第12章分别讲述面向对象方法引论、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实现,第13章介绍软件项目管理。正文后面有两个附录,分别讲述了用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开发两个软件的过程,对读者深入理解软件工程学很有帮助,也是上机实习的好材料。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件工程”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一定实际经验的软件工作人员和需要开发应用软件的广大计算机用户阅读参考。

阴荏苒,本书第三版已经出版5年多了。在此期间软件工程又有了很大发展,为了跟踪学科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编者对原书内容作了认真修改,写出了第四版。 在保持原书的结构和篇幅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第四版主要对原书内容作了下述修改: (1) 删掉了一些较陈旧的或较次要的内容。删掉的内容主要有:Warnier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语言概述,程序设计途径,日立预测法,自动测试工具,COCOMO模型,估算成本的标准值法,软件管理工具。 (2)增加了一些较新颖的或较重要的内容。增加的内容主要有:软件过程,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形式化说明技术,逐步求精,人机界面设计,回归测试,控制结构测试,预防性维护与软件再工程,面向对象测试策略及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COCOMO2模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3) 用统一建模语言(UML)的概念与符号重新改写了讲述面向对象方法学的第9、10、11、12章和附录A。 此外,还对书中许多具体内容作了修改或更新,对文字叙述作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润色。 与第四版配套出版的还有《软件工程导论学习辅导》,该书共分10章,涵盖了教材的主要内容。每章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系统扼要地复习本知识单元的重点内容;第二部分给出了与本单元内容密切配合的习题;第三部分是习题解答,对典型题目还详细分析了解题思路。附录给出了三套模拟试题以及参考答案,可供读者在课程学习之后检验学习效果。 为便于教学,本书制作了电子教案。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免费获取电子教案。联系方法请参阅本书后面的“读者意见反馈卡”。 我的学生张劲松和张展新参与了附录A所...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版前言5

修订版(第二版)前言7

第三版前言9

第四版前言11

第1章软件工程学概述1

1.1软件危机1

1.1.1软件危机的介绍1

1.1.2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3

1.1.3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4

1.2软件工程5

1.2.1软件工程的介绍5

1.2.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7

1.2.3软件工程方法学9

1.3软件生命周期11

1.4软件过程14

1.4.1瀑布模型15

1.4.2快速原型模型16

1.4.3增量模型17

1.4.4螺旋模型19

1.5小结21

习题122

第2章可行性研究25

2.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25

2.2可行性研究过程26

2.3系统流程图282.3.1符号28

2.3.2例子28

2.3.3分层30

2.4数据流图30

软件工程导论目录2.4.1符号30

2.4.2例子32

2.4.3命名34

2.4.4用途35

2.5数据字典37

2.5.1数据字典的内容37

2.5.2定义数据的方法37

2.5.3数据字典的用途38

2.5.4数据字典的实现39

2.6成本/效益分析39

2.6.1成本估计40

2.6.2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41

2.7小结43

习题243

第3章需求分析45

3.1需求分析的任务46

3.1.1确定对系统的综合要求46

3.1.2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47

3.1.3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48

3.1.4修正系统开发计划48

3.2与用户沟通获取需求的方法48

3.2.1访谈48

3.2.2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求精49

3....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