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朔中
定价:24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02854
出版日期:2005.04.01
印刷日期:2006.03.01
图书责编:盛东亮
图书分类:零售
数字密写和密写分析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战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书以密写、反密写之间的对抗为主线,讨论当前这一领域的主要技术和发展前沿,还反映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第1、2章介绍信息隐藏和数字密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一般技术要求。第3章到第8章分别讨论各种密写和密写分析技术,包括以各种图像和音频为载体的密写和密写分析技术,如基于LSB的密写及其分析方法、基于视听觉特性的方法、扩频技术的应用、无损密写技术、隐蔽嵌入信息的存在性检测等。第9、10、11章分别讨论对密写的积极攻击、密写编码、密写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系等问题。 密写和反密写研究对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书可供信息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电子技术等领域中关注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教学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大学高年级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信息安全中的重要课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重视。首先是对保护多媒体产品知识产权的数字水印研究急剧升温。从1995年开始,公开发表的数字水印方面的论文逐年呈指数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出现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少开发数字水印产品的公司也应运而生,其产品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数字水印技术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隐蔽通信或数字密写(steganography)是信息隐藏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相对滞后一些。虽然早就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密写方法,但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是从世纪之交真正开始的。到目前为止,有关研究成果的发表已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密写的目的是以表面正常的数字载体(如静止图像、数字音频和视频信号等)作为掩护,在其中隐藏秘密信息。额外数据的嵌入既不改变载体信号的视觉、听觉效果,也不改变计算机文件的大小和格式(包括文件头),从而使隐蔽信息能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进行传输。含密载体通常与大量正常的多媒体资 料混在一起,经过各种渠道特别是互联网传播出去。与传统的密码通信不同的是,这里“正在进行通信”这一事实本身也被隐藏起来。 针对密写这一隐蔽通信手段,反密写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反密写的首要目标是对多媒体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中是否含有隐蔽信息,即进行密写分析(stegananalysis)。一般认为,只要隐蔽信息的存在性受到怀疑,那么所用的密写技术就是不安全的,或者说密写失败了。对密写的成功分析要比密写本身更加困难,因为各类数字载体数量巨大,嵌入方法又千变万化,从中搜寻隐蔽信息犹如大海...
1.1 信息隐藏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战
1.2 密写与密写分析的概念和基本技术要求
1.2.1 密写
1.2.2 密写分析
1.3 密写和密写分析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第2章 信息隐藏技术
2.1 概述
2.2 数字水印
2.2.1 数字水印的一般性框架
2.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2.2.3 数字水印的安全性
2.3 数字密写
2.3.1 密写与反密写
2.3.2 密写安全性的对抗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 LSB的密写与密写分析
3.1 LSB密写的原理和方法
3.1.1 位平面的定义与特性
3.1.2 秘密信息的嵌入
3.2 LSB密写分析方法
3.2.1 X2分析
3.2.2 信息量估计法
3.2.3 RS分析法
3.2.4 GPC分析法
3.3 针对LSB分析的对抗措施
3.3.1 直方图补偿密写
3.3.2 改进的LSB密写
3.3.3 最小直方图失真密写
3.4 彩色图像中的RQP密写分析与反RQP分析的安全密写
3.4.1 对真彩色图像LSB密写的分析--RQP方法
3.4.2 反RQP分析的安全密写
参考文献
第4章 调色板图像中的密写与密写分析
4.1 调色板图像简介
4.2 基于调色板的密写
4.3 基于图像内容的密写与分析
4.3.1 基于图像内容的密写
4.3.2 针对基于图像内容密写的分析
4.3.3 反分析调色板密写
参考文献
第5章 JPEG图像中的密写与密写分析
5.1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