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一个国家未来的选择不是在“生态”与“经济”二者之间取其一,而是在“生态和经济双赢”与“生态和经济皆输”二者之间取其一。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实行清洁生产。 ——KBMisra Clean Production Berlin: Springer, 1996 一、 研究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国家环保局:《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载《中国环境年鉴(1993)》,52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计委等:《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迅速发展,再加上环境法制不健全、以污染物末端处理(endofpipe treatment)为中心、执法力度较为薄弱,即处于“不良立法”和“低度执法”状态,致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总体上日趋严重。 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无论是“经济优先”、“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还是“环境优先”、“零增长”的悲观论调均不足取,谋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成了我国的必然选择和基本国策。而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特别是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必由之路,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得到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
前言Ⅰ第一章清洁生产法的产生背景——从污染物“末端处理”到
“清洁生产”
第一节环境问题
第二节环境政策与法律的转变趋势概览第二章清洁生产法的含义、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清洁生产法含义的界定
第二节清洁生产法的本质和特征第三章清洁生产法的存在形式、基本目的及其在可持续
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清洁生产法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清洁生产法的基本目的
第三节清洁生产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第四章清洁生产法的思想基础和利益机制
第一节清洁生产法的思想基础——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清洁生产法的利益机制第五章清洁生产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清洁生产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清洁生产法的主要内容第六章清洁生产法的技术基础和基本制度
第一节清洁生产法的技术基础
第二节清洁生产调控体制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清洁生产调控制度的理论分析第七章部分国家的清洁生产法制概览
第一节美国的清洁生产(污染预防)法律制度
第二节英国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三节法国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四节日本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五节丹麦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六节荷兰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七节捷克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八节泰国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第九节对各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总体评价第八章我国清洁生产的法律对策
第一节我国清洁生产立法回顾
第二节完善我国清洁生产法的意义
第三节我国清洁生产法的表现形式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我国清洁生产法的主要制度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