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影印
定价:4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095767
出版日期:2004.10.01
印刷日期:2007.10.23
图书责编:纪海虹
图书分类:教材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所论述媒介涉及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杂志、音像制品、电影、互联网、学科涉及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广告、媒介政策和法规、媒介伦理;研究方法涉及历史和理论,具体到政治经济学派、批判和文化研究学派、社会功能和行为理论等学派;领域涉及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包括当前热门的全球化与传播话题,可以说,举凡与当今大众传播有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有所涉及。 特色: ◆ 首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媒介涉及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杂志、音像制品、电影、互联网;学科涉及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广告、媒介政策和法规、媒介伦理;研究方法涉及历史和理论,具体到政治经济学派、批判和文化研究学派、社会功能和行为理论等偏近传统的学派等;领域涉及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包括当前热门的全球化与传播话题。可以说,举凡与当今大众传播有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有所涉及。当然,在学科知识的整个结构中,Media Now只是一本浅显易读的入门书,但它是一张很好的地图,从中可以让学生获得对整个领域的全面印象。 ◆ 其次,与这种浅显的内容相互配合的,是本书非常活泼的编排特色,非常适合在“读图”时代长大的学生阅读。此书众多的图表,有实景、照片,也有图形和表格;有报纸版面,也有互联网的页面。除了分门别类的内容——对技术概念和文化现象的解释(有继承有更新)之外,还有对当时媒介的突出表现(每版随时更新)和风云人物介绍(每一版本也会有不同,因为风云人物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例如,“AOL先生”Steve Case在第二版中作为全球最大媒介公司兼并事件的代表人物,而在第四版中已经不再是风光人物,因为他创办的“美国在线”陷入了经济困境)等。作者还体贴周到地为学生在每一章的结尾处准备了“小结与回顾”、“关键术语(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详细的目录指引着读者的选择——学生既可以通读,也可以挑选相关的内容阅读。这样活泼的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至少会减少一点阅读英文时的畏惧感吧! ◆ 最后、也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本英文教材的文字是比较易读好懂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界面友好”的;同时,其中的英文词汇量也是相对较大的。又是“易读好懂的”,又是“词汇量大的”,这是不是矛盾呢?我想不是的。第一是书中句子的含义明白晓畅,个别生词不构成理解上的大障碍;第二是作者体贴地在书页两侧置入了许多名词解释,术语解释,学生不用时时查字典,便可以顺利地阅读下去。因为最重要的新闻传播专业词汇都在这些作了解释的术语里了。其他的生词,可以暂且搁置,以备后查。 简明目录: 1.变化中的媒介/2.媒介理论//第一篇 媒介/3.书籍和杂志/4.报纸/5.广播和录音制品/6.电影与家庭录像制品/7.电视/8.互联网/9.传播基础设施/10.公共关系/11.广告//第二篇 媒介问题/12.媒介冲击/13.媒介政策与法律/14.媒介伦理/15.传播媒介的全球化
导读 郭镇之 2001年,一位在美国教书的朋友送了我一本出版不久的Media Now(第二版,2000年),他说,这是美国最畅销的媒介教科书。我发现,其中的第一作者(Joseph Straubhaar)所在的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学校恰好是我曾经访问过半年的地方,虽然我并不认识这位教授,但仍然感觉亲切。2002年,又一位美国教授带领纽约大学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学生暑期研修团来访,谈到当时“双语教学”的热门话题时,他也推荐了Media Now。其后,得知清华大学出版了熊澄宇教授等翻译的Media Now第三版(《今日媒介》),我曾推荐给学生阅读。等到这次清华大学引进这本Media Now的英文原版教材时,赫然已是第四版了。一两年出一个新的版本,更新得这么快,而且,在此书中,已经涵盖了“9·11”后的部分变化(第一章开宗明义就是——9·11后的媒介世界),让人惊奇。于是我仔细地读了这本书。 虽然我并非英语专业出身,但长期以来,我教的最多的一门课却是“专业外语”,主要内容是教研究生学习和翻译用英语写的专业文章。老实说,我不太喜欢教外语,因为英语并非我之专长,我是学新闻出身的;于是,我把“专业外语”变成了以英语为工具的讲授媒介知识的专业基础课。而我用的教材呢?也有其他许多,但最重要的一本就是原版的Media Now。 在使用这本教材中,我逐渐体会到这本书的许多优点,我猜想,这些也是它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吧。 一、本书的一些特点和优势 首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媒介涉及报纸、广播、电视、书籍、杂志、音像制品、电影、互联网;学科涉及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广告、媒介政策和...
导论媒介与信息时代
第一章变化中的媒介3
第二章媒介理论33
第一篇媒介
第三章书籍和杂志63
第四章报纸93
第五章广播和录音制品123
第六章电影与家庭录像制品159
第七章电视189
第八章互联网229
第九章传播基础设施265
第十章公共关系301
第十一章广告331
第二篇媒介问题
第十二章媒介冲击363
第十三章媒介政策与法律403
第十四章媒介伦理431
第十五章传播媒介的全球化463
详细目录
导论媒介与信息时代
第一章变化中的媒介3
我们生活中的媒介3
后“9·11”世界中的媒介4
互联网的兴起5
解密技术:数字媒介入门6
变化中的媒介技术6
老媒介,新媒介8
变化中的世界里的变化中的媒介10
技术融合10
人物简介:理查德·帕森斯11
产业融合11
媒介冲击:观察产业融合与合
并12
变化中的生活方式12
变化中的职业13
转变中的规则14
上涨的社会争议15
媒介与社会:一种新的权力平
衡?16
历史上的媒介变化16
前农业社会17
农业社会18
工业社会18
信息社会19
变化中的媒介观念19
SMCR模式19
传播类型21
新媒介新在何处?22
技术决定主义26
文化决定主义27
小结与回顾29
媒介联系30
关键术语31
第二章媒介理论33
理解媒介33
媒介经济学34
大量生产,大量发行34
媒介冲击:追随金钱37
媒介垄断37
利润动机39
媒介怎样赚钱40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