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软件评测师教程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作者:柳纯录
丛书名: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定价:79
印次:1-21
ISBN:9787302105367
出版日期:2005.03.01
印刷日期:2020.08.11

本书作为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本书全面系统地涵盖了软件评测专业的知识。全书共20章,对软件评测的基本理论、软件评测技术、软件评测管理以及软件评测具体案例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附录部分对常用的测试工具做了简要的介绍。 本书中涉及的一些实例全部取材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数十年来的精华,既对软件评测理论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也是软件评测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具体体现。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大幅度提高软件评测的实践能力。 本书既是软件评测师考试培训必备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软件质量保证、开发、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技术人员使用。

more >

序 在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带动下,我国软件业一年一大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63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9.2%;2000年出口软件仅4亿美元,去年则达到20亿美元,三年中翻了两番多;全国“双软认证工作体系”已经规范运行,截止2003年11月底,认定软件企业8582家,登记软件产品18287个;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快速成长,相关政策措施正在落实;我国软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 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队伍建设与时俱进,而作为规范软件专业人员技术资格的计算机软件考试已在我国实施了十余年,累计报考人数超过一百万,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软件考试在全国率先执行了以考代评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对计算机软件考试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名称调整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考试对象从狭义的计算机软件扩大到广义的计算机软件,涵盖了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的各个主要领域(5个专业类别、3个级别层次和20个职业岗位资格);资格考试和水平考试合并,采用水平考试的形式(与国际接轨,报考不限学历与资历条件),执行资格考试政策(各用人单位可以从考试合格者中择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这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次新突破。此外,将资格考试政策延伸到高级资格,使考试制度更为完善。 信息技术发展快,更新快,要求从业人员不断适应和跟进技术的变化,有鉴于此,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规定对通过考试获得的资格(水平)证书实行每隔三年进行登记的制度,以鼓励和促进专业人员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法规的继续教育。考试设置的专业类别、职业岗位也将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动态调整。 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考试的部分级别已与日本信息处理工程师考试的相应级别实现了互认,以后还将继续扩大考试互认的级别和国家。 为规范培训和考试工作,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组织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了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教材和辅导用书,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全面介绍相关知识与技术,帮助考生学习和备考。 我们相信,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将会更加规范、科学,进而对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加快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娄勤俭 2004年6月 前 言 软件正进入测试时代——这是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从近几年的亲身经历中获得的感受。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信息产业部从2001年开始把软件产品质量列入年度抽查之列(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简称为“国抽”,信息产业部的抽查简称为“行抽”)。 国家科技部从2002年开始,对“863”高科技项目中的软件相关课题采取“以测代评”的管理方式,请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评测机构进行三维CAD、ERP、操作系统、网络计算机、国产数据库等专项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项目是否通过验收的重要依据,也以测试结果的排序作为研发单位是否获得新的立项支持的重要依据。 我国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专家鉴定会方式现在也开始有了改变——先对所开发的软件技术成果进行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测试,然后再提交给专家鉴定会;有的甚至索性以测试代替鉴定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委在本行业应用信息系统选型过程中,在判别谁家研发的软件能够“入围”时,也采用由公正、权威的测试机构进行测试的手段。 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信息工程监理也把测试,特别是软件测试作为重要手段——从过去的项目验收测试发展到信息系统监理;从过去的定性评价发展到让“数字”说话。 为适应软件进入测试时代的需要,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相当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例如上海、北京、辽宁、浙江、四川、重庆、安徽、青岛等,成立了本地区的软件评测中心。 相当多的大、中型软件企业强化了软件测试活动,不仅抓紧软件开发人员的自测环节,还配备了专职的软件测试人员和测试部门开展独立的专职测试。 于是,开始出现软件测试人员紧缺。人们开始强烈感到:软件进入测试时代,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此一些高等院校审时度势,在多年来开设软件测试课程的基础上,开始筹建或已经设立了软件测试专业。 “软件评测师”被列入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03年10月18日,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文(国人部发[2003]39号),决定在多年来实行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等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中级资格”中增加“软件评测师”一项。自此,软件评测人员开始有了独立的专业技术资格名称,这不仅对于从事软件评测的人员是巨大鼓舞和鞭策,也表明了软件评测正在成为独立的行当,软件评测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既是软件进入测试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软件测试行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要造就数以万计的软件测试人才队伍,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培训;而一套先进实用的教材又成了教育培训的关键。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凝聚15年专业测试成果和精华,吸取了国际和国内软件测试领域的经验,紧扣最新颁布的《软件评测师考试大纲》,参考了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在国内多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编写了《软件评测师教程》一书。 本书内容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软件评测专业的知识,追溯了软件测试的发展史,反映了当前国际上采用的最先进的测试理论、标准、技术和工具,展望了软件测试的发展趋势,强调了表述的准确性、知识的系统性以及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书中的软件测试术语、测试方法、测试标准统一到当前最新的软件工程、软件产品评价和产品质量等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上。本书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对测试提出的需求,特别注意到软件测试技术在信息系统测试中的应用。软件评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为了使教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书提供了系统功能测试、白盒测试和性能故障定位与分析等示范案例,以便从事软件测试的人员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本书还对前瞻性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流行的测试工具作了一些介绍。 本书由柳纯录担任主编,黄子河、陈渌萍担任副主编。第1章由黄子河编写,第2章由高炽扬、罗文兵、黄民德编写,第3、4章由黄民德编写,第5章由黄江平编写,第6章由陶新昕编写,第7章由耿莉编写,第8章由陈渌萍编写,第9章由黄官银编写,第10、11章由袁志民、相春雷编写,第12章由朱璇编写,第13章由耿莉编写,第14章由杨巨森编写,第15章由黄官银编写,第16章由朱璇编写,第17章由董晓阳编写,第18章由陶新昕编写,第19章由罗文兵编写,第20章由陈渌萍编写,附录由郝煜编写,全书由柳纯录、黄子河、陈渌萍统稿。朱璇、黄官银、黄民德、相春雷也对全书的修改和完善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书着重于考试大纲中的软件评测知识和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相关内容的深化和细化,有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内容则需参考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教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各位领导和同仁,信息产业部电子教育中心、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以及国内其他多位专家,对本书的编写倾注了热情关怀、悉心指导和鼎力帮助,我们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软件评测师考试”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新开设的门类,所以,编写《软件评测师教程》一书是一项具有强烈挑战的创新性工作,难度大,时间紧,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如果有意见和建议请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系。 编 者 2005年1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套装)信息系统监理师——教程+...

柳纯录 主编 杨娟 陈兵
定 价:94元

查看详情
(套装)软件设计师(第4版)——...

褚华
定 价:183元

查看详情
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
定 价:15元

查看详情
系统架构设计师2018至2022年试题分...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
定 价:59元

查看详情
网络工程师2018至2022年试题分析与...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目    录

    第一篇  理  论  篇

    第1章  软件测试概论 1

    1.1  概述 1

    1.2  国内外现状 2

    1.3  软件测试与软件项目的关系 4

    1.4  软件测试的发展趋势 4

    1.5  第三方测试 5

    第2章  软件测试基础 6

    2.1  软件测试与软件质量 6

    2.1.1  什么是软件测试 6

    2.1.2  什么是软件质量 6

    2.1.3  软件测试与质量

    保证的区别 7

    2.2  软件测试目的 7

    2.3  软件测试原则 8

    2.4  软件测试对象 9

    2.5  软件测试分类 10

    2.5.1  按照开发阶段划分 10

    2.5.2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 11

    2.5.3  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12

    2.6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12

    2.6.1  V模型 13

    2.6.2  W模型 14

    2.6.3  H模型 15

    2.6.4  其他模型 16

    2.6.5  测试模型的使用 19

    2.7  软件生命周期测试策略 20

    2.7.1  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 20

    2.7.2  软件测试策略 20

    2.8  软件失效分类与管理 51

    2.8.1  软件失效分类 51

    2.8.2  缺陷与错误分布 53

    2.8.3  缺陷与错误严重性

    和优先级 54

    2.8.4  软件错误跟踪管理 55

    2.9  白盒测试 57

    2.10  黑盒测试 57

    2.11  自动化测试 58

    2.11.1  自动化测试的基本概念 58

    2.11.2  自动化测试的

     优势与局限 59

    2.11.3  选择合适...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