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6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97225
出版日期:2009.06.01
印刷日期:2013.01.30
图书责编:张瑞庆
图书分类:教材
这是一本从一个新的视角--平台角度来诠释计算机系统的教材。本书从读者熟悉的计算机操作平台入手,逐步深入到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设施和环境等几个层面。主要内容涉及操作系统功能及实现机制、计算机组成、信息表示、计算机网络服务及基础支持机制,以及机房设备与管理等。 本书深入浅出,内容面宽但有层次感,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围绕规范要求的知识点来组织内容。因此,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方向的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同时也适合作为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本书还可作为希望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其他专业人员自学使用。
“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后简称《规范》. “计算机系统平台”是其中信息技术专业方向的建议课程之一。本教材是参照《规范》附录2.4A和2.4B的内容编写成的教科书。 按照《规范》建议的,“计算机系统平台”这门课的前导课程有“信息技术概论”、“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入门”和“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后续可有“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 "Web系统与技术”、“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和“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开设课程的时间最早可以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比较合适的是二年级上学期,但不要晚于二年级下学期。这是我们编写这本教材时考虑的一个基本定位。 从对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定位出发(见《规范》2.4节),我们力求内容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不仅体现在着重于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描述,不限于过于细节的讨论,而且还体现在一种问题引导的陈述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一些关键技术产生所针对实际问题的背景得到了强调,从而有可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我们追求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平衡,以及表述的简洁和严谨。读者也许能体会到,本教材在具有一般可读性的同时,有些内容需要仔细推敲才能真正读懂,尽管没完全懂也不一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以“计算机系统平台”为书名的教材,应该说还不多见。可以说这也正是信息技术方向所追求教学内容的一个特色。按照《规范》,信息技术方向的基本目标是围绕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以及个人)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我们理...
第1章 操作系统3
1.1 终端用户的操作系统平台4
1.1.1 操作系统界面4
1.1.2 操作系统平台的基本功能6
1.1.3 操作系统平台的配置11
1.2 程序员的操作系统平台13
1.2.1 程序员的操作系统界面13
1.2.2 基本的系统调用14
1.3 操作系统存在的必要性17
1.3.1 操作系统的来历17
1.3.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19
1.3.3 屏蔽硬件的利与弊22
1.4 常见操作系统及分类23
1.4.1 Windows操作系统24
1.4.2 Linux操作系统25
1.4.3 操作系统分类28
复习题33
讨论33
实验33
第二篇 计算机硬件平台 35
第2章 计算机硬件组成37
2.1 计算机组成结构39
2.2 总线44
2.3 存储器47
2.4 中央处理器CPU53
2.5 输入输出系统59
2.5.1 外围设备60
2.5.2 驱动程序78
2.5.3 外设与主机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80
2.6 计算机系统结构822.6.1 计算机系统结构类型82
2.6.2 计算机性能的提高82
复习题87
练习题87
讨论88
实验88 第3章 信息表示89
3.1 进位制及其转换89
3.1.1 进位制90
3.1.2 数的进制转换92
3.1.3 二进制数的运算98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