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
作者:张凯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定价:59.80元
印次:1-3
ISBN:9787302213079
出版日期:2010.02.01
印刷日期:2024.01.09
本书从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与安全、生物与智能、计算机应用五个方面介绍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内容涉及计算机发展、现代存储技术、集成电路与芯片、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纳米器件、机器人、现代软件设计技术、软件产品线、网构软件、可信计算、演化计算、软件编程、软件进化、4GL、软件酶、知件与智幻体、光通信、卫星通信、超高速网络、网络生态、网格计算、人工免疫、分子机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机、人工生命、人机一体化、“合成人”、计算可视化、核磁共振成像、普适计算、虚拟仪器、数字制造、数字地球与数字城市、智能交通等,共40个专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软件、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供信息学科的爱好者阅读。
more >清华大学出版社一直希望出版一本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教材——《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这种想法与作者不谋而合。由于目前市面上这类教材的欠缺,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与同行一样,深感该课程教学的不便。 作者认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这门课涉及的知识和相关信息,计算机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应该了解和掌握。这一点与绝大多数该专业高校教师的想法一致。然而,由于计算机及相关信息学科发展很快,类似的教材非常少,也不好写。其结果是在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学术水平较高的老师轮番上阵,而师资力量较弱的高校,只好勉强应付或干脆放弃这门课的教学。显然,这与规范化的教学工作是相违背的。 在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沟通中,作者介绍了本书在构思方面的三大特色,一是着眼于计算机专业本身,以该领域的知识为重点展开教学; 二是放眼“大”信息学科,将计算机学科拓展到更广泛的信息学科领域; 三是立足一般高等院校(非985高校之类的著名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这种构思源于目前全国不同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课程的教学现状。据了解,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国内著名大学,比如清华和北大等,师资力量雄厚,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二是“985高校”,其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也可以解决好这一问题; 三是一般高校的教材和师资都相对比较困难。作者希望本书规范化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选讲“模块”对其他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教师有一点点帮助。编者的想法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认同。 这本书的内容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计算机硬件,第二部分计算机软件,第三部分网络与安全,第四部分生物与智能,第五部分计算机应用,共40讲。 第一部分包括电子计算机发明准备、电子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发展趋势、巨磁电阻效应与硬盘、有机光存储材料与光盘、集成电路与芯片、芯片设计与制造、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纳米器件、机器人的发展,共11讲。 第二部分包括CMM与敏捷软件设计、软件产品线与网构软件、可信计算、演化计算与软件基因编程、软件进化论、4GL与软件开发工具酶、知件与智幻体,共7讲。 第三部分包括光通信与其他应用、全球卫星通信、超高速网络、网络生态与青少年上网、网格计算、人工免疫与计算机病毒、信息对抗,共7讲。 第四部分包括分子机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计算机、人工生命、人工智能、人机接口与一体化、“合成人”计划,共8讲。 第五部分包括计算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核磁共振成像与CT、电子成像技术、普适计算、虚拟仪器与数字制造、数字地球与数字城市、智能交通,共7讲。 本书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系的张凯教授编写,刘爱芳同志进行了全书的文字核对工作。该书的讲稿在本校3届本科生中进行过试讲,效果较好,学生学习和试读后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在此,对所有关心本书的学者、同仁、学生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的著作、论文和研究报告。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各章节仅仅列举了主要文献。作者向所有被参考和引用论著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如果有的资料没有查到出处或因疏忽而未列出,请原作者原谅,并请告知我们,以便于在再版时补上。最后,再一次感谢很多学者前期的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的支撑材料。 由于这本书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教材的一种新探索,望读者对本书的不足之处提出宝贵意见。 本教材的课件已经完成。全书100多道思考题将印在本书的最后,它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练习,也可供任课老师选作期末考试题。如果需要课件和思考题的电子版,请到清华大学出版社下载,或直接与作者联系,我们将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谢谢! 编者张凯 2009年11月20日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