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璇琮
定价:26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03322
出版日期:2009.08.01
印刷日期:2009.08.06
图书责编:纪海虹
图书分类:零售
20世纪以来,特别是近30年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很大进展,有丰富成果。但学术界也有指出,在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中,“散文研究却是最薄弱的一环”(见王水照先生为杨庆存《宋代散文研究》所作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9月)。这确值得注意。除了研究专著不多外,散文作品本身的整理、选注,面向学术界和广大读者,也并不充分,故未能引人注目。中国古典散文浩如烟海,佳作如林。今人各种选本则多仅按时代撷取名篇,所选篇目往往集中在一些读者熟悉的名家名作上,入选作品数量有限,常令爱好古典散文的读者有不足之憾。又因绝大多数选本没有今译,仅靠注释读通原文,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故我与学界友人合作,由我筹备,编纂这套《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期望为广大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欣赏古典散文提供一套较为完备的读本。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游记卷前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是古今中外一切艺术的共同的“永恒主题”。在我国,游记散文这一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以讴歌祖国的河山为主题的文学样式,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关于我国游记散文的起源,钱钟书先生有一段较为清晰的叙述:“尝试论之,诗文之及山水者,始则陈其形势产品,如京都之赋,或喻心性德行,如山川之颂,未尝玩物审美。继乃山水依傍田园,若茑萝之施松柏,其趣明而未融,谢灵运《山居赋》所谓‘仲长愿言’,‘应璩作书’,‘铜陵卓氏’,‘金谷石子’皆‘徒形域之荟蔚,惜事异于栖盘’即指此也。终则附庸蔚成大国,殆在东晋乎?袁崧《宜都记》一节足供标识:‘其迭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词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游目赏心之致,前人抒写未曾。六法中山水一门于晋宋间应运突起,正亦斯情之流露,操术异而发兴同者。”(《管锥编·全后汉文》卷八九)这里是说,东晋以前,自然景物的题材不是文学作品主要描写的对象,即使有的作品中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只是处于附庸地位,与欣赏大自然的作品不同。比如汉大赋的代表作家司马相如《上林赋》,其中写了山水、动物、植物,也只是叙述了山水的形势及物产而已。同一时代的董仲舒作《山川颂》,用山水来比喻品德,把大自然山水人格化,成为君子品德的寄托,也不是出于对大自然美的欣赏。至于东汉人仲长统“欲使居有良田广宅,在高山流水之畔”的愿望,三国时魏人应璩的“托崇岫以为宅,因茂林以为荫”,“铜陵卓氏”在山川附近开采铜矿,晋代石崇建金谷园,等等,或是借山水点缀衬托田园,或是从经济利益考虑,都不是从欣赏自然出发...
前言
马第伯
封禅仪记(节选)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吴均
与宋元思书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峡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洛阳大市
王维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元结
右溪记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钴潭记
小石城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白居易
冷泉亭记
柳开
游天平山记
苏舜钦
沧浪亭记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苏轼
石钟山记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沈括
雁荡山
朱熹
百丈山记
范成大
吴船录·峨眉光相
陆游
入蜀记·过小孤山大孤山
元好问
济南行记
李孝光
大龙湫记
麻革
游龙山记
宋濂
游钟山记
刘基
松风阁记
薛瑄
游龙门记
乔宇
恒山游记
杨慎
游点苍山记
袁宏道
晚游六桥待月记
满井游记
虎丘记
徐弘祖
游雁宕山日记
粤西游日记(节选)
游黄山天都莲花二峰记
游黄山日记(节选)
张岱
西湖七月半
湖心亭看雪
白洋潮
郑日奎
游钓台记
顾炎武
五台山记
施闰章
游九华山记
朱彝尊
游晋祠记
吴臣
宁古塔纪略
郁永河
采硫日记
袁枚
游桂林诸山记
姚鼐
登泰山记
游媚笔泉记
洪亮吉
游天台山记
恽敬
游庐山记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说京师翠微山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