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Sql server 2005程序设计与管理基础同步实训教程
作者:毛应爽、赵慧玲、孟宪颖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定价:3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212324
出版日期:2009.12.01
印刷日期:2012.12.19
本书分4部分介绍SQL Server 2005的程序设计及管理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建立、管理,表的建立,数据的查询及编辑,数据库完整性,视图的基本概念; SQL Server程序设计部分主要包括TSQL编程基础、存储过程、函数、事务、触发器的概念及使用; 数据库管理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安全、备份与恢复等知识; 最后是数据库的规划与设计部分。 本书突出了SQL Server 2005实践应用知识,各部分设置了示范案例及相应的同步案例,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初中级读者或自学者的实践参考书。为了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本书提供书中所有的教学数据库、示范案例的程序源代码及教学课件,可从光盘中读取。
more >根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培养的指导精神,本书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实际案例为着眼点,认真组织内容,精心设计案例,力求浅显易懂,从浅入深、理论够度、注重实践,以“学中做,做中学”的“先模仿,后独立完成”的形式设置适当的实训任务。 SQL Server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管理基础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及操作语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SQL Server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库编程及管理能力,为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1. 本书内容 第1章主要介绍SQL Server 2005的主要特点、新增特性、安装及配置方面的内容等。 第2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结构,学习如何创建、管理数据库,创建文件组及如何分离、附加数据库等方面的内容。 第3章主要介绍表的概念、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学习掌握创建表、管理表的方法。 第4章介绍如何对数据表的记录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基本操作。 第5章介绍对数据表的高级查询,主要包括连接查询、集合查询、子查询、交叉表查询等。 第6章介绍约束、默认值和规则的创建和使用,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第7章介绍视图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视图的创建、修改、删除和使用等。 第8章介绍TSQL语言类型及其语法元素和语句类型,为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等数据库对象的编程奠定基础。 第9章介绍存储过程的概念、类型,存储过程的创建、调用方法以及存储过程的管理方法等。 第10章介绍函数的概念、类型,各类函数的创建、调用方法等。 第11章介绍事务的概念、特性、类型及事务的创建与应用等。 第12章介绍触发器的概念、类型以及各类触发器的创建、管理与应用等。 第13章介绍SQL Server 2005的安全机制,登录名、数据库用户设置,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等。 第14章介绍数据库备份的类型、备份设备、数据库恢复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第15章在前边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数据库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知识,并以“简易网上书城”为例说明数据库的规划与设计过程。 附录中分别给出了“简易网上书城”的项目功能需求、系统需求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可用做项目开发实训的参考资料。 2.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以下特色,体现了本书的编写要求。 ■实践案例: 本书在各实践环节都安排了由浅入深的实践案例,实践案例由【示范案例】和【同步任务】两部分组成,其中【示范案例】可用于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过程,而【同步任务】则可用于学生在掌握示范案例后的独立完成的实训任务,教师可做个别指导,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解知识。 ■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用于测试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结合实践操作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配套资料: 配套资料提供了本书示范案例、同步任务源代码及教学中使用的数据库,方便读者学习使用本书,读者可从www.tup.com.cn网站上下载。 本书的作者均为多年从事数据库课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体系结构及教学案例是经过反复教研和多个学期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的。本书由长春工程学院毛应爽、赵慧玲、孟宪颖老师主编。全书由毛应爽统稿及修订,赵慧玲编写第1~3章、第10章、第13章,孟宪颖编写第4~7章、第14章,毛应爽编写第8~9章、第11~12章、第15章及附录。 虽然我们力求完美,力创精品,但由于水平有限,加上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阅读本书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09年7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