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8元
印次:2-1
ISBN:9787302240594
出版日期:2011.04.01
印刷日期:2011.04.11
图书责编:桑任松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面向新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5篇18章,按整合优化方式编写,把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内容加以精选、融合与贯通,分为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构件动载荷强度问题5个模块。该教材既保留了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理论严谨、逻辑清晰、由浅入深、宜于教学的风格和体系,又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要求,强化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知识和能力”这条主线,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要求。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及高职高专机械、土建类各专业,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其他层次教学用书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用书。
前 言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械、土建类各专业,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其他层次教学用书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及“工程力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在以下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 (1) 在体系编排上,改变了原“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自成体系的格局,将两门课程整合优化成5篇18章,而且每章的知识结构也作了适当调整。第一篇“静力学”,突出刚体平衡时的力学特征;第二篇“材料力学”,突出变形体平衡时的力学特征;第三篇“运动学”,突出刚体运动形态;第四篇“动力学”,突出刚体运动时的力学特征;第五篇“动载荷强度问题”,突出变形体的动应力问题。通过调整,突出了“知识和能力”这条主线,减少重叠,以符合工程设计思路要求,便于读者接受。 (2) 在内容安排上,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间的衔接;处理好内部相关内容间的关系;精选经典内容,渗透现代力学思想,重在讲清概念,减少理论推导;加强工程意识和工程方法的训练。 (3) 在每章后面都附有小结以及思考题和习题,旨在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书末附有习题答案。 本书由龚良贵、熊拥军、盛明强、张鸿飞共同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绪论、第1章、第2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以及附录A、B、C、D由南昌大学龚良贵编写;第4章、第5章、第6章、第12章、第13章由南昌大学熊拥军编写;第3...
绪论 1
第一篇 静力学 3
第1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4
1.1 静力学公理 4
1.2 约束和约束反力 6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9
小结 12
思考题 13
习题 14
第2章 平面力系 16
2.1 平面汇交力系 16
2.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
几何法 16
2.1.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
解析法 18
2.2 力矩 平面力偶系 20
2.2.1 力矩 20
2.2.2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22
2.3 平面一般力系 26
2.3.1 力线平移定理 26
2.3.2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27
2.3.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30
2.4 物体系统的平衡 静定问题和超
静定问题 33
2.5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36
2.6 滑动摩擦 38
2.6.1 滑动摩擦力 39
2.6.2 摩擦角与自锁现象 40
2.6.3 考虑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42
小结 45
思考题 47
习题 50
第3章 空间力系 58
3.1 空间汇交力系 58
3.2 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60
3.3 空间力偶系 62
3.4 空间一般力系 64
3.4.1 空间一般力系的简化 64
3.4.2 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 64
小结 65
思考题 66
习题 66
第二篇 材料力学 69
第4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69
4.1 材料力学的任务 69
4.2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