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

作者:田淑梅、廉龙颖、高辉

丛书名:软件工程系列教材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54706

出版日期:2011.08.01

印刷日期:2011.08.18

图书责编:焦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方法与案例,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及软件开发过程的各种模型、软件需求工程、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面向对象的方法及UML建模语言、面向对象的分析、软件设计工程、面向数据流的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复用技术、软件工程质量、软件工程标准化与软件文档等内容。书中各章涵盖了丰富的案例及习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类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自1968年首次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这期间软件工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经历了多次软件危机后逐渐认识到软件工程在开发高质量软件产品中的重要性,并不断地探索软件工程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模型。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已经成为这门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 软件工程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许多方面。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和成功率。因此,本书在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实例介绍软件开发的方法与技术,旨在通过本书的学习使读者能更好地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开发出优质的软件。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概念清晰、实例丰富、实用性强,并配有大量的习题,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通信、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软件工程课程教材,还可以供软件工程师、项目管理者和应用软件开发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的编者都是长期在高校从事软件工程教学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本书共15章,其中第1、4、5、8、11、14、15章由田淑梅老师编写,田淑梅老师同时负责全书的统稿;第2、6、9、12章由廉龙颖老师编写;第3、7、10、13章由高辉老师编写。 由于软件工程发展迅速,加之作者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编者2011年4月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论1

1.1 软件的概念1

1.1.1 软件发展历程1

1.1.2 软件的定义2

1.1.3 软件的特点3

1.1.4 软件的分类3

1.2 软件危机5

1.2.1 软件危机的定义5

1.2.2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5

1.2.3 软件危机的表现形式5

1.2.4 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6

1.3 软件工程的产生和发展6

1.3.1 软件工程的定义及目标6

1.3.2 软件工程的研究内容8

1.3.3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9

1.4 软件过程和软件生存周期10

1.4.1 软件过程10

1.4.2 软件生存周期11

1.5 软件过程模型13

1.5.1 瀑布模型13

1.5.2 快速原型模型15

1.5.3 螺旋模型16

1.5.4 增量模型18

1.5.5 喷泉模型19

1.5.6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20

1.5.7 统一过程(RUP)模型21

1.5.8 形式化方法模型25  1.6 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25

1.6.1 结构化方法25

1.6.2 面向数据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26

1.6.3 面向对象的方法27

1.6.4 问题分析法27

1.6.5 软件开发工具27

1.7 传统的软件工程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28

1.7.1 传统的软件工程28

1.7.2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29

1.8 本章小结30

1.9 习题130

第2章 软件需求工程33

2.1 软件需求工程概述33

2.1.1 需求的概念33

2.1.2 需求工程34

2.2 需求获取37

 软件工程--理论...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