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2元
印次:2-1
ISBN:9787302301066
出版日期:2012.10.01
印刷日期:2012.09.25
图书责编:高屾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物流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在创作思想、编著内容、文章结构等方面均有所创新,立足于物流基础理论,系统地论述了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需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书内容共分为8章,包括现代物流基础理论、物流功能要素、循环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物流、物流标准、物流产业和物流政策。循环物流、物流标准、物流政策等章节的内容,以及产业物流、企业物流等章节的分析案例等,均是在相关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与物流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国内外企业的物流实践密切相关。 本书可用作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教学参考用书,亦可用于企业物流管理人员的参考和培训用书。
汝宜红,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暨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铁道学会会员暨物资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军事工程实验室专家组成员,全国出版物发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在科研方面,汝宜红教授曾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等多项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各种专著、教材、工具书等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教学方面,汝宜红教授主持的物流学系列课程建设曾获2004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汝宜红教授曾主编过《物流学》(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配送管理》(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重点立项教材)、《资源管理学》(中国铁道出版社优秀图书奖)等多本优秀教材。
前 言 《现代物流》于2005年首次出版,从物流基础理论入手,系统地论述了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需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因此,为保持教材在创作思想、编著内容、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性、时效性与前沿性,特对本书部分内容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现代物流》(第2版)共分为8章,第1章介绍了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第2章介绍了现代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第3章基于我国发展循环型社会的现状介绍了有关循环物流的基本知识,第4章从产业的角度介绍了物流管理的特点,第5章介绍了具有微观性的企业物流,第6章介绍了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物流标准化问题,第7章和第8章则介绍了影响企业物流的物流产业和物流政策等环境因素。其中,循环物流、物流标准、物流政策等章节的内容,以及产业物流、企业物流等章节的分析案例等,均是在相关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的。 《现代物流》(第2版)一书的作者群体由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首都经贸大学的物流学科师生组成。第1章第1节由赵艳编写;第1章第2、3节,第3章由汝宜红编写;第2章由田源编写;第4章第1、5节,第5章由朱煜编写;第4章第2节由王国华编写;第4章第3、4节,第7章由郑凯编写;第4章第6节由徐东编写;第6章由徐杰编写;第8章由李伊松编写,全书由汝宜红、郑凯、朱煜主编。 本书各章的案例、思考题由郑凯、朱煜、秦剑、孙雷、田亚静共同编写。此外,还要感谢赵启兰、兰洪杰、李汉卿、张勇、林海涛、王宏奇、谢亚等老师和同学在修订过程中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物流学...
第1章 现代物流基础理论 1
1.1 物流的概念与分类 2
1.1.1 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 2
1.1.2 物流的分类 11
1.2 物流的作用 12
1.2.1 物流的效用 12
1.2.2 物流对企业的作用 14
1.3 物流学的主要观点 15
1.3.1 商物分离 15
1.3.2 “黑大陆说”和“物流冰山说” 16
1.3.3 “第三个利润源说” 17
1.3.4 “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观念 18
第2章 物流功能要素 25
2.1 包装 27
2.1.1 包装的功能 27
2.1.2 包装的种类 28
2.1.3 包装的标识 30
2.1.4 包装的合理化和标准化 32
2.2 运输 34
2.2.1 运输对物流的功能与作用 35
2.2.2 运输方式 36
2.2.3 运输系统 38
2.3 储存 40
2.3.1 储存的功能与作用 41
2.3.2 储存过程 42
2.3.3 储存合理化 43
2.3.4 储存区域的合理布局 46
2.4 装卸搬运 47
2.4.1 装卸搬运的功能 47
2.4.2 装卸搬运的种类 47
2.4.3 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48
2.5 流通加工 49
2.5.1 流通加工的概念 49
2.5.2 流通加工的效果 50
2.5.3 流通加工的类型 51
2.5.4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53
2.6 配送 54
2.6.1 配送的概念 54
2.6.2 配送的意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