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6元
印次:1-3
ISBN:9787302313489
出版日期:2013.03.01
印刷日期:2023.02.01
图书责编:佟丽霞
图书分类:教材
内 容 简 介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物理接入与传输技术,构建的覆盖世界上所有人与物的网络信息系统,强调的是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的自动交互和共享。 本书系统地论述物联网的本质、内容、技术、安全、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等,主要包括感知自然界的各种技术: RFID射频技术、传感器与传感网、PC感知、3G手机、数字电视等;现实社会中的信息网络系统与技术: 互联网、通信网和无线技术等;面向用户的物联网的智能实现: 数据库、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最后列举了物联网在几个典型领域中的应用以增强读者对物联网实现的理解。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技术实用,既突出了作为教科书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作为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物联网学习、研究和生产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系统地把握物联网。
赵健,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2站博士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二十五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3篇,其中21篇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已经被3大索引收录。出版专著2本、教材5本。学术兼职包括:《Internet of Things》执行主编,《计算机工程》编委,中国密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等。12年大学教学经验。
1世纪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人类正处在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中。这次技术革命的中心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通过各种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等。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即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等,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计算机、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个新的地球。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等是智慧地球的有机构成。 物联网不局限于目前互联网中信息系统和设备的连接与组合,还将继承和极大地拓展大型计算、桌面计算、普适计算、CPS、物联网、云等计算模式的应用范畴,彻底地整合物理世界与信息系统,为未来人类建设统一的赖以生存的智能化环境。并且物联网拥有现有世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包括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涉及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 本书不是单纯介绍物联网的一些技术知识,而是结合物联网最新研究现状和作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推出的一本全新的深入浅出、知识全面、通俗易懂、“有地气”的教材,使得学习和研究人员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物联网的内容与发展,从而推动国内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我国的国民建设、航空航天、国防军事领域、多媒体产业和网络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本书从物联网技术体...
1.1.1 什么是物联网1
1.1.2 与互联网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3
1.2 物联网概念的产生和发展5
1.2.1 物联网概念的产生5
1.2.2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6
1.3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7
1.3.1 感知层8
1.3.2 网络层9
1.3.3 应用层10
1.4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11
1.4.1 国外物联网的发展现状11
1.4.2 国内物联网的发展现状13
1.5 物联网应用14
1.5.1 物联网应用现状15
1.5.2 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16
1.6 本章小结18
习题19
第2章 射频识别技术20
2.1 RFID简介20
2.1.1 RFID概述20
2.1.2 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1
2.1.3 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23
2.2 RFID的特性25
2.3 RFID的工作原理27
2.3.1 RFID基本工作原理概述27
2.3.2 相关的电磁场基本理论28
2.3.3 电感耦合RFID系统292.3.4 电磁反向散射RFID系统30
2.3.5 声表面波标签的识别原理32
2.4 RFID的技术分类34
2.4.1 根据标签的供电形式分类34
2.4.2 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分类35
2.4.3 根据标签的可读性分类36
2.4.4 根据标签的工作方式分类37
2.4.5 根据标签的工作距离分类38
2.5 本章小结39
习题39
物联网概述目录 第3章 传感器40
3.1 传感器概述40
3.1.1 传感器的定义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