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安全
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物联网安全的书籍,内容新颖、组织全面、选材独具特色、具有前瞻性,注重对思维的启发和对创新(实践)以及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我国自主创新成果的论述(因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特殊性)。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全面提升对物联网安全的认识和理解,指导物联网安全领域的理论研究,推动物联网安全的工程实践和技术进步。

作者:任伟

丛书名:新时代普通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教材

定价:2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85038

出版日期:2012.06.01

印刷日期:2012.06.08

图书责编:龙启铭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全面而又系统地论述了物联网安全中的部分关键问题及其典型解决方案。全书分为3大部分:物联网感知层安全、物联网网络层安全和物联网应用层安全。物联网感知层安全介绍RFID安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物联网终端系统安全;物联网网络层安全介绍近距离无线接入安全(无线局域网安全)、远距离无线接入安全(无线移动通信安全)、接入网安全的扩展讨论、物联网核心网安全(6LoWPAN安全和RPL安全)、物联网服务端安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应用层安全介绍智能电网安全、EPCglobal网络安全、基于无线体域网的远程医疗安全、M2M安全。 本书可作为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或本科高年级教材,对物联网安全领域的研究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物联网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亦具有指导价值。

任伟,男,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信息安全系副系主任。2009年引进人才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此前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UNLV、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大学从事无线网络安全的研究3年半,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导师金海教授。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数字内容安全委员会委员。CCF高级会员,ACM和IEEE会员,IEEE通信协会安全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在《SCIENCE CHINA F (中国科学F英文版)》(Spring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Management》(Wiley)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如IEEE ICC, ACM SAC, SecureComm等上共发表EI/SCI/SCIE检索英语学术论文30余篇,已经出版专(译)著教材5部。目前担任4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以及包括IEEE ICC10、ACM SAC10、DFRWS10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并为Communication of AM、ACM MobiHoc、IEEE INFORCOM审稿。主要研究方向:无线网络安全、密码算法协议与理论。目前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

物联网作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正在得到大力发展,在国家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已成为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目前还没有全面论述物联网安全的相关书籍,因此,无论是信息网络安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人员,还是物联网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急需一本全面讲解物联网安全的书籍。 物联网安全本身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本书特精心挑选了其中的关键问题、特色问题、重点问题进行讨论,给出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常用的典型方案,并介绍几个特色领域(如6LoWPAN、智能电网、EPCglobal网络以及M2M领域)的安全研究进展。 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特别遵循了以下一些新的思路。 (1) 内容编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总体再局部、兼顾广度和深度。先给出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以及安全架构,再给出物联网安全问题的共性之处和一般解决思路。然后根据物联网的安全架构(感知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和应用层安全),分章节依次探讨特定的安全问题。同时在每一章的介绍中,还遵循先介绍总体架构与安全威胁全貌,后论述典型安全论题的次序。 (2) 选材新颖、理论联系实际。选材尽量突出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及新的进展,理论的论述突出共性和一般原理(如对接入网围绕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来论述、RFID认证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实践部分强调新颖性和工程性(如对最新LTE加密算法ZUC、LBlock、NTRU、SMS4、SM3的解释)。理论与实际结合中,突出网络安全设计方案的一般规律,便于指导将来的安全设计。 (3) 注重启发性和对创新能力的培...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 物联网安全概述1

1.1 物联网安全概述1

1.1.1 物联网概念与发展历程1

1.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2

1.1.3 物联网的安全架构5

1.2 网络安全问题的一般性讨论8

1.2.1 物联网安全与相关学科的关联8

1.2.2 一般性安全威胁及其具体表现10

 1.2.3 解决物联网网络安全问题的一般思路13

研究与思考15

进一步阅读建议16

本章参考文献16

第1部分 物联网感知层安全

第2章 RFID安全192.1 RFID系统简介19

2.1.1 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19

2.1.2 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21

2.2 RFID安全的物理机制23

2.3 RFID安全密码协议23

2.3.1 Hash锁协议24

2.3.2 随机化Hash锁协议25

2.3.3 Hash链协议25

2.3.4 Good Reader协议26

2.3.5 David数字图书馆协议27

 2.4 密码算法28

2.4.1 轻量级分组加密算法LBlock28

2.4.2 密码Hash算法SM329

研究与思考32

进一步阅读建议32

本章参考文献32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34

3.1 无线传感器安全简介34

3.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34

3.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分析37

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攻击与防御38

3.2.1 常见网络攻击方法38

3.2.2 常用防御机制40

3.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42

3.3.1 密钥管理的分类与评价指标42

3.3.2...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