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96959
出版日期:2012.10.01
印刷日期:2012.10.15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必须加强高校理工类相关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编写的。本书跟踪当前电视技术的最新发展,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为了便于教学和广大读者自学,本书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全书共9章,包括:广播电视基本知识;模拟电视信号;电视信号数字化;信源、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数字电视机顶盒与条件接收系统;CRT彩色电视接收机基本原理;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液晶电视机与等离子体电视机。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子类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电子爱好者自学电视技术的参考书。
主讲了《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视原理》、《现代视听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参与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为2006年国家区域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核心成员,2007-2010年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核心成员,省级精品课程《电子产品生产与检验》主要成员,学院精品课程《常用EDA软件的使用》主要成员,指导学生参加2007、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09、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获全国三等奖。主编教材《电子整机装配实训》第一版、第二版,副主编教材《现代视听技术》。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电子技术专业教授。
前 言 本书以CRT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体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为主线,力图体现职教特色。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针对性和适用性。 (1) 综合性。 本书的内容包括广播电视基本知识、模拟电视信号、电视信号数字化、信源、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数字电视机顶盒与条件接收系统、CRT彩色电视接收机基本原理、液晶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技术、液晶电视机与等离子体电视机等。 (2) 实用性。 本书内容除基本理论外,更注重实际应用、电路分析及整机维修。 (3) 先进性。 为使教学内容适应电视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式,本书突出了液晶电视、等离子体电视与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讲解。 (4) 针对性。 本书内容针对电子类专业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来编写。使本课程不仅为相应的专业课服务,为培养再学习能力服务,而且直接为培育职业能力服务。 (5) 适用性。 电子类专业高职毕业生的第一岗位半数以上为调试员、维修员,本书的知识能力要素是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既能满足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又为日后发展打好基础。 本书除用作教材外,对从事电视技术的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和高校电子类专业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也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本书由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李伟民教授任主编,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严顺枝副教授、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永喜讲师任副主编,陈美红副教授、倪丽老师参编。其中倪丽编写第1章;王永喜编写第2、3章;李伟民编写第4、7、8、9章;严顺枝、陈美红合作编写第5、6章。全书由李伟民统稿。 本书由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王蓉副教授任主审。她...
第1章 广播电视基本知识 1
1.1 图像光电转换过程 2
1.1.1 像素及其传送 3
1.1.2 光电转换原理 4
1.2 电视扫描原理 7
1.2.1 逐行扫描 7
1.2.2 隔行扫描 7
1.2.3 电子扫描原理 9
1.3 色度学概要 12
1.3.1 光的颜色与彩色三要素 12
1.3.2 三基色原理及应用 13
1.3.3 亮度方程 15
1.4 彩色图像的分解、重现与兼容 16
1.4.1 彩色图像的分解 16
1.4.2 彩色图像的重现 17
1.4.3 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的
兼容 18
1.5 数字电视概述 18
1.5.1 数字电视的概念 18
1.5.2 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及数字
?压缩技术 19
1.5.3 数字电视的分类 20
1.5.4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
?比较 20
1.5.5 数字电视的信号流程及关键
?技术 22
1.5.6 数字电视的未来发展 24
本章小结 25
习题 25
第2章 模拟电视信号 27
2.1 色度信号的编码、频带压缩和
?频谱间置 28
2.1.1 色度信号的编码 28
2.1.2 频带压缩与频谱间置 32
2.2 NTSC制编码的调制与解调 35
2.2.1 正交调制解调基本原理 36
2.2.2 NTSC制编/解码框图 39
2.2.3 NTSC制的主要参数及
?特点 41
2.3 PAL制彩色电视编码与解码 41
2.3.1 逐行倒相 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