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98618
出版日期:2012.11.01
印刷日期:2012.10.31
图书责编:孙晓红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模式进行编写,以完成一个个项目为主线,并设置若干个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路分析”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着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合一体化教学。全书共7个项目,包括手电筒电路、照明电路、日光灯电路、变压器及其制作、三相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及万用表的制作与组装。 与同类书相比,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书既可用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也可指导学生实训、课程设计。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蒋卫宏(1969年),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与光伏发电技术的教学与研究(《电路分析》的主讲教师)、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河海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前 言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也逐渐凸现出来。任务驱动模式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的教学特点,是工学结合导向的必要实施环节。宏观的课程体系改革目前比较困难,但是微观的单课程改革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模式——“做中学、学中做”来实现。本书是为满足国家“十二五”规划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发展要求而编写的。 本书在编写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 选取内容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本书的项目。 (2) 安排项目时,遵循人们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且项目之间具有递进性、连贯性和逐层叠加性。 (3) 立足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完成一个个项目中的若干工作任务为主线,完全以任务的实施过程来编写内容。 (4) 重点突出了实际操作技能,重点介绍了认知、组建与电路调试的实施过程。通过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 全书共7个项目,包括手电筒电路、照明电路、日光灯电路、变压器及其制作、三相电路、电容的充放电及万用表的制作与组装。 本书由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蒋卫宏任主编,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阮立志、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张立霞、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李转芳任副主编,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郑泽林任参编。其中项目1、3由张立霞编写,项目2、5由李转芳编写,项目7由阮立志编写,项目4、6由郑泽林编写,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些老师参与了教材项目的确定和任务...
项目1 手电筒电路 1
1.1 任务1 电路模型及其组成 2
1.1.1 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2
1.1.2 电路模型 3
1.2 任务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5
1.2.1 电流 15
1.2.2 电压与电位 17
1.2.3 电功率与电能 20
1.3 任务3 电源及其应用 23
1.3.1 电源的类型 24
1.3.2 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 28
1.4 任务4 基尔霍夫定律 32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33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4
项目总结 37
思考与练习 39
项目2 照明电路 43
2.1 任务1 电阻元件的连接 44
2.1.1 电阻元件的串联 45
2.1.2 电阻元件的并联 46
2.1.3 电阻元件的混联 49
2.2 任务2 电源的连接 54
2.2.1 理想电源的串联 55
2.2.2 理想电源的并联 56
2.2.3 实际电源的连接 58
2.3 任务3 电阻网络的分析方法 62
2.3.1 支路电流法 63
2.3.2 叠加原理 64
2.3.3 节点电压法 65
2.4 任务4 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 69
2.4.1 戴维南定理 69
2.4.2 诺顿定理 71
2.4.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73
项目总结 76
思考与练习 77
项目3 日光灯电路 85
3.1 任务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86
3.1.1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87
3.1.2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