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

作者:吴国林、肖峰、陶建文

定价:42元

印次:1-4

ISBN:9787302355069

出版日期:2014.04.01

印刷日期:2016.12.15

图书责编:冯昕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为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用于研究生相关课程的教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本书主要作为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程,同时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主编吴国林,1963年5月生, 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专业委员会(STS)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方法论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等。已发表论文100多篇,著作近20部。其中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发表论文15篇,为《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书报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多篇。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一项、完成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

前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辩证法不同于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是联系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工程的重要纽带。 自近代科学革命以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天然自然,而且创造了人工自然。人类不仅认识宏观世界,而且不断向微观世界探索; 不仅认识物理世界,而且探索人的意识本身。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优势居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与此同时,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也遇到了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这一门硕士生课程,力图面对新时代,探讨当代新问题,寻找或启示新思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467.为此,本教材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 理论深度。本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注重理论深度。没有理论深度的思考,是无用的思考。如果一本教材,一位学生拿着就能读懂,而且很简单,那么,这本教材的意义就不大。如果一本教材的内容,在任何一本同样的教材中都能找到,内容没有多大变化,那么这样的教材也没有必要出版。一本教材,只有当有自己的研究,并有自己的特色,并能给读者以启发时,那么这样的教材才是有意义的。 一本用于硕士生的教材,不是一本小人书,它...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绪论

一、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二、 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三、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四、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阅读材料

思考题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 实在的涵义

二、 量子力学的测量问题

三、 时间、空间与物质

四、 量子态: 一种新的资源

五、 人工自然观

六、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第二节自然界物质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一、 系统的涵义与描述

二、 部分、整体与突现

三、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四、 层次的涵义与层次的基本规律

阅读材料

思考题

第二章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第一节序、信息与熵

一、 演化的基本概念

二、 经典信息、量子信息与实在

三、 熵与熵增原理

第二节自然界的自组织演化的条件

一、 贝纳德对流

二、 自组织演化的条件

第三节自然界演化的复杂性

一、 混沌及其基本性质

二、 复杂性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历史上的自然观

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 数学自然观

三、 机械自然观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及其发展

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 生态自然观

阅读材料

思考题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工程观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特征

一、 经验特征

二、 理性特征

...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