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林格
定价:3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06266
出版日期:2015.10.01
印刷日期:2015.09.17
图书责编:刘远菁
图书分类:零售
在教育专家林格先生看来,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大量的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赤裸裸地实施教育行为,而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受教育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失效了。 教育观念在现在这个时代需要刷新,单纯在教育技巧上的创新已经不足以缓解目前的全民教育焦虑。缺少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任何教育改革都将缺乏深刻的思想支持,我们需要的是回归教育的纯真。 本书倡导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庭和教师都解放出来,这也会让教育效果产生惊人的爆发力。本书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同时也有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支撑,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
林格,著名学者,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首席专家。
很多人认为,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基础教育实际上没有改革的空间,所以“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陷入了迷茫中。很显然,如果我们单纯地把希望建立在教育体制的变革,或者具体的教学方法创新上,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里的“一”,就是教育之根,具体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当前教育的出路在于——回归到教育纯真,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包括进一步反思——教育是什么? 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教,这些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现在的教育者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由此,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既然教育没有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呢?这是本书要集中探讨的问题。 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由成长、主动学习。 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印度哲学家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
一、摁着牛头吃草 2
二、孩子不爱学的根本原因 6
三、谁在毁坏孩子的想象力 13
四、究竟要不要分数 21
第二章?回归教育的纯真 27
一、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 28
二、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32
三、传递精神能量 37
四、收敛为一股平静之气 46
第三章?全面依靠孩子 53
一、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 54
二、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 58
三、孩子能不能惩罚 61
四、教育者最好少一只手 65
五、放下自我,敢于“装傻” 68
六、理想教育永不过时 72
第四章?教育的目标是焕发人性光辉 81
一、教育目标中的长、宽、高 82
二、善良让孩子自主转化 85
三、包容之美 89
四、正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91
五、自信者自强 94
六、爱心是无限珍贵的瑰宝 101
七、重新解读阳刚之气 103
第五章?教是为了不教 107
一、关系大于教育 108
二、教育者角色的根本转变 113
三、无言而教化万方 119
四、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 123
五、借口“忙”,其实就是“心死”了 126
六、学而不用,方为大用 128
七、沉得住气,才能成为一名教育家 134
第六章?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139
一、不可迷信“多元智能” 140
二、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147
三、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自觉 150
四、一切教育皆有线索 153
五、如何提高成绩——个性化教育的操作系统 157
六、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风格学习 170
第七章?教育的最低纲领——培养能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