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正平
定价: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46894
出版日期:2020.12.01
印刷日期:2020.12.02
图书责编:王巧珍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是有关苏轼书法,尤其墨迹——书法家用笔和墨亲手写下的作品——的专著。主要内容如下。 甲、 新编苏轼年谱并法书系年。 乙、 传世苏书墨迹汇观。尽力搜罗苏轼作品49件,并于每一件做了简要解说。 丙、 日本二玄社复制苏书墨迹。对其中12件作了解释性、评论性说明。 丁、 沧海遗珠。搜集并论述另外几件苏轼书法作品,皆为近世所罕见或未见。 戊、 附录三篇。讲述有关苏轼使用笔、墨的纪录与轶事,以及宋代香文化钩沉,兼论苏轼的香学理论。
李正平,广东普宁人,1937年生。香港退休资深报章编辑。武汉大学毕业,曾执教于北京高等学府多年。古文物收藏家、研究学者。研究论文散见中国内地及港台专业刊物。已出版著作有《蜜蜡﹙琥珀﹚存真》《古文物精鉴》《明清古墨研赏》,广受读者欢迎。另,《香港伽蓝楹联广义》一书部分已在报章发表。文笔鬯茂,可读、可喜。
弁言 从做札记开始,本书经多年断断续续编撰,终于可以付诸梨枣,与读者见 面,心头犹如放下大石,实为平生快事。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甲、新编苏轼年谱并法书系年。按年叙述的苏轼年谱,宋时已有人编写(如 王宗稷《苏文忠公年谱》、傅《东坡纪年录》),嗣后千年直至现代,陆续有 不同撰述问世。惟内容每每集中苏轼生平,宦海浮沉经历,涉及性情、人格、文 学方面事迹的甚少,至于包罗书法的尤其罕见。本书系讨论苏轼书法专著,为给 本书提供一个比较广阔而坚实的基础,新编年谱除着重生平行谊、仕途顺逆及相 关时代背景,亦采录谱主心性、志尚、书艺创作等方面重要资料,以充实内容, 扩阔视野。法书系年部分,则尽可能按作品年代先后编纂,以厘清沿进轨迹和加 深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冀为读者研究苏轼生平与书法一助。 乙、唐张籍云:“学书求墨迹。”(《和左司马郎中秋居》);明谢肇淛 云:“大凡学古人书,当观真迹(指手书墨迹)。”(《五杂俎》卷三);清朱 履贞亦云:“学书须求古帖墨迹,抚摹研究,悉得其用笔之意,则学有师承,工 夫易进。”(《书学捷要》)皆言学书以研摹古人墨迹为要务。盖凡临摹、双 钩、碑刻,难免或多或少失神走样,殊不及书家亲笔墨宝。苏书墨迹迄今千载, 阅岁滋深,存世盖寡,珍若拱璧。本书广辑古今法帖、公私收藏,得四十九件, 汇集之多,当为一时之冠。兹集图版、释文、浅识为一编,名曰“汇览”。一编 在手,苏字点画用笔,灿若烛火,临学者当大感方便,并叹为赏心乐事,“工夫 易进”。 丙、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东京二玄社(日本著名书画 社)合作,按原...
甲、新编苏轼年谱并法书系年 / 1
乙、传世苏书墨迹汇观 / 24
一、《宝月帖》 / 25
二、《治平帖》 / 27
三、《致运句太博帖》 / 30
四、《廷平郭君帖》 / 33
五、《天际乌云帖》 / 36
六、《北游帖》(见本书185页) / 47
七、《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见本书188页) / 47
八、《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 / 47
九、《京酒帖》 / 49
十、《啜茶帖》 / 51
十一、《新岁展庆帖》 / 53
十二、《吏部陈公诗跋帖》(见本书191页) / 56
十三、《杜甫桤木诗卷》 / 56
十四、《黄州寒食诗帖》(见本书196页) / 61
十五、《获见帖》(见本书204页) / 61
十六、《前赤壁赋卷》 / 61
十七、《人来得书帖》 / 76
VIII
十八、《职事帖》 / 79
十九、《满庭芳词帖》 / 82
二十、《一夜帖》(见本书207页) / 85
二十一、《覆盆子帖》(见本书210页) / 85
二十二、《久留帖》 / 85
二十三、《屏事帖》 / 87
二十四、《阳羡帖》 / 89
二十五、《记子由梦中诗帖》 / 91
二十六、《归安丘园帖》(见本书213页) / 94
二十七、《题王晋卿诗后》 / 94
二十八、《次韵三舍人诗帖》 / 96
二十九、《祭黄几道文》 / 100
三十、《东武帖》(见本书216页) / 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