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53239
出版日期:2017.01.01
印刷日期:2016.11.22
图书责编:陆浥晨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在总结创造学、创新管理和创业管理教学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教材。全书分为4篇,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篇、创新创业原理篇、创新管理理论实践篇、创业管理实务篇,共15章。全书系统地阐释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特征、背景、发展趋势、模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途径;创造的特征、原动力;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产生与发展;创造力的能级、辨析和开发;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过程、形式及内容;创造技法及其应用;创新管理的目标、特点、阶段、条件、任务、原则、类型、职能和阶梯;创新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创业管理的内涵、特征、要素、过程、类型、背景、现状,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创业环境分析;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估;创业商业模式设计;创业企业登记注册;创业团队的组建与发展;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融资的渠道、方式与过程;创业计划书及其写作;创业风险管理;新企业的创建与成长管理等问题。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书的阐释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体现出较强的知识性、引导性、技能性和实用性。本书能很好地提高读者创新与创业的理论实践知识水平,对创新创业等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本书可作为高校本、专科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规划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具体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号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也早已明确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的国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又继续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12年,教育部又颁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16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更强调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应用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这些国策、战略思想和教育方针,应更加注重对创新创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为与时俱进地总结创新创业最新理论和实践,为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用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部《创新与创业管理》教材。
骄阳六月,笔者用汗水在《创新与创业管理》的书稿上滴下了最后一个句号。心际轻松之余,愉悦的心海里涌出两道颂赞“创新”“创业”的诗篇。在此,我愿以其作为此书前言的开头,与读者共吟,以进一步唤起人们对创新和创业的崇尚与期望之情。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规划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具体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号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也早已明确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的国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又继续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12年,教育部又颁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16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更强调指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应用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这些国策、战略思想和教育方针,应更加注重对创新创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培养。为与时俱进地总结创新创业最新理论和实践,为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用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部《创新与创业管理》教材。 本书主编为姚凤云、赵雅坦、郑郁;副主编为王子义、聂锐、肖鹰。具体编写任务为:姚凤云(第一章);王子义(第二章);郑郁(第三章、第九章);孙洪涛(第四章);聂锐(第五章、第六章、第十章);赵雅坦(第七章、第十五章);肖鹰...
第一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3第一节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和发展趋势4
一、 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与特征5
二、 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6
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8
第二节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分类9
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9
二、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10
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类11
本章小结12
自测题13
第二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途径18
第一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19
一、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19
二、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21
第二节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途径24
一、 应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意识24
二、 应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评价24
三、 应进一步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和设施25
四、 应进一步活跃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和氛围26
五、 应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管理26
本章小结27
自测题28[1]〖2〗[3]创新与创业管理目录[3]第二篇创新创业原理篇
第三章创造学导论33第一节创造35
一、 创造及相关概念35
二、 创造的原动力38
第二节创造学39
一、 创造学的含义39
二、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39
三、 创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40
四、 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41
第三节创造力43
一、 创造力概述43
二、 认识创造力,辨析相关问题44
三、 创造力开发47
第四节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48
一、 理想、 品德、 勇气、 意志48
二、 自信心、 好奇心、 抓机遇、 惜时间50
三、 竞争意识、 合作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