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贵堂、王永珍
定价:58元
印次:3-1
ISBN:9787302491507
出版日期:2019.12.01
印刷日期:2019.12.26
图书责编:刘杨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运用SAM 体系来组织内容,以实现“起点提高,重点后移”的改革目标。全书共十二章,包括基本概念、 基本定律、工质性质及工程应用等四个部分。本书与其它教材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有较好的教学适用性和工程实用性,对专业词汇采用双语模式、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提供的内容可适用不同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详实的内容,足够的例题、习题、思考题及各种必要的图表,便于学生自学,也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王永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原吉林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期间获得了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本科生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制冷与空调等课程及研究生的高等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工作。出版教材及获奖情况如下:1.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推荐教材:《工程热力学》陈贵堂 (本人参编),1998,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583千字),该教材2001年获吉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热力学(第二版)》陈贵堂,王永珍,2008.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85千字),2009年获吉林大学第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二等奖;2011年获吉林大学第四届本科优秀教材一等奖,吉林省本科优秀教材二等奖。3.《工程热力学习指导》陈贵堂,王永珍,2008.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85千字)。4.《高等工程热力学》王永珍,陈贵堂等,2013.8,清华大学出版社 (392千字), 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教材。 5.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华自强 张忠进 高青等(本人参编),2009.11
前言 科技发展为热力学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热力学在新兴动力装置、新工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节能原理及技术的应用、总能系统的优化、高效热工设备的设计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及用能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不同形式能量的性质以及能量转换规律的认识也大大提高,使热力学的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如非平衡热力学、有限时间热力学、变质量系统热力学、溶液热力学、化学热力学以及热力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热科学各个分支共同基础的经典热力学,只有在不断完善自身结构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知识的激增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内容及体系基本上仍沿袭19世纪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所建立的CJKCP体系,它的起点较低,有些方面比较陈旧落后。目前的这种教学状况与教学面向21 世纪的要求及科技发展的形势是很不相称的。教学起点急待提高,教学内容急需充实,教改力度理应加强。 1995年国家教委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正式启动,这项具有远见卓识的计划对于各系列课程的改革无疑具有强大的“整体推动”作用。本书是根据该计划的改革精神,结合学科发展及课程教学的现状,并在认真总结多年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教学过程是传授“已知的”“成熟的”知识的过程,可以不必完全重复前人对“未知”的思辨探索过程,应当而且可以在现代认识水平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更全面地反映学科的全貌,又具有更好的教学适用性和工程实用性。学时数是有限的,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新的教学起点上,把重点后移,才有可能...
第0章绪论(Introduction)
0.1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Objectives and Approaches of
Thermodynamics)
0.2热力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Logical Structure of Thermodynamics
Theory Systems)
思考题(Questions)
第1章基本概念及定义(Basic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1.1热力学模型(Thermodynamic Model)
1.2热力系统的状态(State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1.3热力过程及热力循环(Thermodynamic Processes and Cycle)
本章小结(Summary)
思考题(Questions)
习题(Problems)
第2章热力学第一定律(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2.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Essence of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2.2系统的能量(The Energy of a System)
2.3功量与热量(Heat and Work)
2.4作用量的能流(Energy Flow by Interactions)
2.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普遍表达式(General Expressions of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
1.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推荐教材:《工程热力学》陈贵堂 (本人参编),1998,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583千字),该教材2001年获吉林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热力学(第二版)》陈贵堂,王永珍,2008.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85千字),2009年获吉林大学第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二等奖;2011年获吉林大学第四届本科优秀教材一等奖,吉林省本科优秀教材二等奖。
3.《工程热力学习指导》陈贵堂,王永珍,2008.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485千字)。
4.《高等工程热力学》王永珍,陈贵堂等,2013.8,清华大学出版社 (392千字), 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教材。
5.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华自强 张忠进 高青等(本人参编),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