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大学生创业教育导论

您想创业吗?本书将一步一步地帮您把大学期间萌发的梦想变成现实。

作者:张应辉、康桂花、喻超、徐建华、朱燕辉、孟雯、沈洪科
定价:29
印次:1-4
ISBN:9787302448570
出版日期:2016.10.01
印刷日期:2017.06.30

本书主要介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创业实践方法。全书共8章,第1章是概论,第2章介绍国外创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第3章与第4章介绍国内创业教育发展与政策环境,第5章和第6章介绍大学生创业内容和创业实训课程,第7章系统介绍成都东软学院的创业教育成果,第8章是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本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实用的原则,介绍了国内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提炼总结了成都东软学院的创业实践指导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可操作性。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国内的创业政策,掌握正确的创业方法,脚踏实地做好创业准备和创业计划实施策略,一步步地把大学期间萌发的梦想变成现实。 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和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指导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希望进行创业的大学生阅读参考。

more >

前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创新创业,尤其是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一时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了最流行的词汇。从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与管理部门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与辅助大众创业的政策,尤其是促进与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也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展开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学生人数高达727万,2015年更是高达749万,2016年已经达到了756万,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如今政府提倡“以创业促进就业”,高校更是提倡“就业难,创业去”,鼓励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对自主创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创业知识与创业经验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进程。目前,我国大学生实际创业的不到2%,绝大多数学生无创业经历,存在畏难心理,缺乏持之以恒的进取心,认为创业高不可攀;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创业能力很强,对创业期望值很高,对存在的诸多困难估计不足,一旦遇到挫折或遭遇失败时,往往情绪低落或丧失信心,耐挫力与抗击力不强,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更有甚者,好不容易筹集到一些资金进行自主创业,不但没有赢来创业事业的向前发展,反而导致血本无归。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进行创业指导,实施创业孵化已经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并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于2002年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以及西北工业大学9所高校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在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性的出现,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管理。同时还广泛开展了各类创业大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1〗〖1〗成都东软学院作为一所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自2003年建校以来,就充分发挥产业办学优势,凸现IT行业特色,围绕行业需求,培养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的高素质IT应用型人才,坚持走应用型和特色化发展之路。十多年的办学之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创业过程,对于创业的体会尤为深刻。认识到创业关乎成长、创意和创新,而创业精神则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年轻人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都更具创意、更有自信。同时认为创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创办企业,也可以是治理和推动社会进步,还可以是组织内部创新。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与专业教育融合并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重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并且通过创新创业精神和文化的培育,促使学生将精神文化内化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所以,学院创院伊始,就成立了创业教育研究组,设立了独立的二级部门“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形成由SOVO中心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大学生创业培养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专题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项目带动,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书是就是我们对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产物。我们研究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现状,研究了国家对创业教育的要求与规范,研究了互联网时代创业的特点以及90后、00后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对创业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对创业教育的本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TOPCARESCDIO创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创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能力指标体系,实施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本书由学院创业教育研究组的组长张应辉拟定提纲与定稿,由创业教育研究组的副组长康桂花负责统稿,喻超、徐建华、沈宏科、孟雯、朱燕辉参与了编写。另外刘明理等人协助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同时,该书的编写还获得了学院SOVO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2016年6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Python机器学习及实践——从零开始...

范淼、徐晟桐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Android简明程序设计

金百东、刘德山
定 价:79.80元

查看详情
Python学习从入门到实践(第2版)

王学颖、司雨昌、王萍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C++程序设计基础教程

王学颖、黄淑伟、李晖、
定 价:69元

查看详情
数字学习实用利器----Top 100 +工具...

钱冬明、王娟、赵怡阳、
定 价:89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本书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介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创业实践方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帮助。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实用的原则,介绍了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提炼总结了作者所在高校的创业实践指导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可操作性。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国内的创业政策,掌握正确的创业方法,脚踏实地做好创业准备和创业计划实施策略,一步步地把大学期间萌发的梦想变成现实。

    可作为本科院校和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指导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希望进行创业的大学生阅读参考。

  • 本书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介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创业实践方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帮助。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实用的原则,介绍了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提炼总结了作者所在高校的创业实践指导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可操作性。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国内的创业政策,掌握正确的创业方法,脚踏实地做好创业准备和创业计划实施策略,一步步地把大学期间萌发的梦想变成现实。

    可作为本科院校和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指导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希望进行创业的大学生阅读参考。

more >
  • 目录

    第1章大学生创业教育概述1

    1.1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1

    1.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3

    1.2.1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

    1.2.2选择合理的创业目标4

    1.2.3创业知识的学习4

    1.2.4提升创业能力5

    1.3我国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社会意义5

    1.3.1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5

    1.3.2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动力6

    1.3.3创新创业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7

    1.3.4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8

    第2章国外创业教育发展与现状10

    2.1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10

    2.1.1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0

    2.1.2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12

    2.1.3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14

    2.2日本的大学生创业教育16

    2.2.1日本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16

    2.2.2日本大学创业教育的特点18

    2.3欧盟的创业教育22

    2.3.1欧盟的创业教育发展22

    2.3.2德国的创业教育25

    2.3.3英国的创业教育27〖1〗〖1〗第3章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30

    3.1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历程30

    3.1.120世纪90年代的理论探索30

    3.1.21997—2002年的高校自主探索31

    3.1.32002年4月至今的高校试点和众多高校发展32

    3.2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模式33

    3.2.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发展背景33

    3.2.2我国高校主要创业教育模式34

    3.3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41

    3.4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42

    3....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