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3-9
ISBN:9787302506157
出版日期:2018.08.01
印刷日期:2023.01.06
图书责编:石伟
图书分类:教材
《艺术欣赏》(第3版)精选视听觉艺术领域中最富代表性的音乐、舞蹈、书法、中国画、现代设计艺术五大类别,运用深入浅出的文字阐述,并能顺应读图时代的阅读习惯,图文并茂,突出艺术性、审美性,使读者在各个艺术门类的相互比较中感知艺术的总体规律以及不同艺术间各不相同的形象塑造、情感表达,在美的氛围中,培养、拓展美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各类艺术欣赏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艺术爱好者自学使用。
《艺术欣赏》(第3版)在总结多年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施及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各类各级院校“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材,精选各类高校学生选课最具有积极性、期待性的五门课程组编而成,内容涵盖视听觉艺术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几大门类,而且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了传统艺术分科界限。本教材以分级递进的方式组织章节结构,突出艺术性、审美性,注重在系统讲解、相互比较中具体恰当地把握各艺术样式的欣赏规律,抓住重点、核心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图文互参,使学生在相互比较中着重赏析不同艺术样式如何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集中培养、提高读者的艺术感知能力。
前 言 公共艺术教育是各级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丰富知识储备,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艺术欣赏”课程正是实施艺术教育、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明确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根据学生选课侧重点以及当下需求,有目的、有对象地编写教材,是有效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最根本前提。 “艺术欣赏”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学原理”课程。两者虽然都涉及理论讲授,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重点在欣赏,后者重点在理论。理论性课程虽然也涉及欣赏实践,但它更多的是用实践印证理论。“艺术欣赏”则是用大量的艺术作品给欣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中产生美的情趣,用真诚和自信贴近艺术作品,结合自己的、社会的、历史的经验,调动自己的审美感知,尽情体验美的空间。这正是本教材编写的主旨所在,也是本教材最需要读者了解并积极掌握的重要信息。 本教材在总结多年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实施及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各类各级院校“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教材,精选各类高校学生选课最具有积极性、期待性的五门课程组编而成,内容涵盖视听觉艺术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几大门类,而且在内容编排上打破了传统艺术分科界限。本教材以分级递进的方式组织章节结构,突出艺术性、审美性,注重在系统讲解、相互比较中具体恰当地把握各艺术样式的欣赏规律,抓住重点、核心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图文互参,使学生在相互比较中着重赏析不同艺术样式如何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集中培养、提高读者的艺术感知能...
第一章 音乐欣赏 1
第一节 总述 1
一、什么是音乐欣赏 1
二、音乐欣赏的两个阶段 2
三、怎样欣赏音乐作品 2
第二节 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4
第三节 声乐作品欣赏 6
一、中国民歌欣赏 7
二、中国古代歌曲及近现代歌曲
欣赏 10
三、中国歌剧欣赏 11
四、外国民歌与艺术歌曲欣赏 15
五、外国歌剧欣赏 19
六、中外大型声乐作品欣赏 23
七、中外流行歌曲欣赏 28
第四节 乐曲欣赏 31
一、中国古代乐曲 31
二、中国近现代创作乐曲 35
三、外国音乐家及其创作乐曲欣赏 39
第二章 舞蹈欣赏 51
第一节 舞蹈概述 51
一、舞蹈的产生 51
二、舞蹈的发展 53
三、舞蹈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53
四、各类舞蹈简介 54
五、舞蹈动作的特性 55
六、舞蹈语言 57
七、舞蹈构成的要素 58
第二节 中国舞蹈作品欣赏 58
一、中国民间舞 58
二、中国古典舞 70
三、中国现代舞 76
第三节 如何欣赏芭蕾 82
第三章 书法欣赏 98
第一节 书法的艺术特质 98
一、纵横成象——书法艺术的
意象说 98
二、俯仰自得——书法艺术的
时空观 103
三、书以抒怀——书法艺术的
抒情性 106
四、氤氲墨迹——书法艺术的
意境美 111
第二节 书法的基本表现语言 117
一、笔法 117
二、墨法 121
三、字法 125
四、章法 130
第三节 书法五体及其经典作品赏析 134
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