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8元
印次:2-1
ISBN:9787302533412
出版日期:2019.09.01
印刷日期:2019.08.29
图书责编:王欣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以仪器系统设计综合能力的形成为目标,介绍掌握运用理论基础知识解决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法。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为仪器设计技术概论;第2章为传感器设计技术;第3章为仪器功能电路设计;第4章为仪器系统集成方法;第5章为仪器精度设计;第6章为仪器可靠性设计。 本书可作为仪器、计量、测量、测控、信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高校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陈非凡,1967年生于湖南醴陵,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精密仪器及其机械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博士后出站受聘于清华大学,现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分布式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系统设计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或参加过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研究,包括我国第一台多波束条带测深仪、我国第一颗纳卫星、高精度惯性导航仪、高精度光电准直仪、饱和潜水员生命体征分布式远程监测仪等智能仪器及其相关的分布式测控技术研究项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编著或参编已出版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仪器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仪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包括各种分析、诊断、检验、计量、测量、测试、测控及监测设备。仪器本身及其相关技术长期以来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等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5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共二十多位院士联合提议,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将仪器技术确立为一切信息技术的源头技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充分验证了当初科学家们这一高瞻远瞩的共识,从早年的传感器网络到后来的物联网和互联网+,再到当前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轰然诞生和快速发展均高度依赖于仪器技术。第4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所需的各种测量信号获取和测控信息提取及其应用均需依赖于各种仪器技术,而仪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又主要依赖于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培养国家所需的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技术人才,清华大学于2004年9月首次开设了“精密仪器设计技术基础”本科生专业技术学位课程,后来更名为“仪器设计技术基础”,当年由笔者承担了该课程的新课开设任务,这些年来一直由笔者亲自讲授该课程。本书的主要内容最早源于该课程的电子课件,经笔者整理后于2007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仪器设计技术基础》第1版,后来被全国多所兄弟院校选做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专业技术课程教材。该教材曾于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教学成果奖,其主要内容和教学体系得到了有关部门、相关领导、授课学生和社会人士的肯定。但是,随着仪器技术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应用需求的变化,第1版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已略显过时,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内容更新,同时教学重点也需与时俱进地做些调...
1.1仪器及测量基本概念
思考题
1.2仪器仪表技术
思考题
1.3仪器设计过程
思考题
1.4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性能评价
1.4.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及评价方法
1.4.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及评价方法
1.4.3执行器的主要技术特性指标及评价方法
1.4.4关于仪器与传感器的同名测量性能指标
思考题
第2章传感器设计技术
2.1热效应及温度传感器设计
2.1.1热电阻效应温度传感器设计
2.1.2热电偶效应温度传感器设计
2.1.3热辐射效应温度传感器设计
思考题
2.2光电效应及光电传感器设计
2.2.1外光电效应敏感器技术
2.2.2内光电效应敏感器技术
2.2.3结构型光电传感器设计
2.2.4光纤传感器设计
思考题
2.3磁效应及磁电传感器设计
2.3.1磁光效应传感器设计
2.3.2磁导效应传感器设计
2.3.3霍尔效应传感器设计
2.3.4磁电感应效应传感器设计
2.3.5电磁互感效应传感器设计
2.3.6涡流效应传感器设计
2.3.7压磁效应传感器设计
思考题
2.4机电效应及机电传感器设计
2.4.1压电效应及电荷传感器设计
2.4.2电阻传感器设计
2.4.3电容传感器设计
2.4.4电感传感器设计
思考题
2.5表征测量传感器设计
2.5.1机械谐振效应传感器设计
2.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