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
构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体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兼具学术价值、趣味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李向民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系列教材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02798

出版日期:2022.03.01

印刷日期:2022.03.17

图书责编:杜春杰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十三章,从原始社会的艺术起源中的经济因素开始,依据历史朝代交替的脉络,以艺术赞助的视角切入,梳理并分析文化产业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研究文化产品从古至今的生产、交换与消费,分析皇室赞助、私家赞助、公众赞助在各个阶段相关文化产业行业所发生的影响,总结归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适合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生阅读,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建构学科基础知识框架体系。其他读者也可通过本书较为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来龙去脉及相关特征。

李向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艺术智库研究》首席专家。被评为“中国文化产业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文化产业思想人物精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后 记 对于许多学生甚至学者来说,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生事物,觉得写文化产业史,就像为一个三岁的孩子立传一样可笑。但是,事实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翻阅本书目录就会知道,文化作为产业,几乎是和人类社会相伴随,与社会进步、市场发展和思想解放一起前行。 我是从书画市场开始研究文化产业史的。我发现早在明清时期,中国的书画市场就很繁荣,并且形成了以书画家、收藏家和商人、牙人为主体的书画产业。由此往前看,书画的产业化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春秋战国。同时,我们发现,在遥远的古代,各类歌舞卖艺、工艺品贩卖,以及画像砖、青铜器,都是非常兴盛的产业。中国文化产业早已蔚为大观。 2006年,叶朗教授和我共同主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前沿教材》时,我首次写了《中国文化产业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文化产业史著作,但篇幅较大,而且更像一部史学专著。 随着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各校都需要开设文化产业史课程,但原先的《中国文化产业史》已经成为绝版,需要的师生只能到孔夫子旧书网去买,甚至高价购买劣质的翻印书。出版社也多次鼓励我编写一本篇幅略小、反映最新考古和研究成果的文化产业史。最终,我接受了任务。 但是,由于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因素,中间无数次启动,又半途而废,一直延宕至今。半个月前,德尔塔病毒引发的新一轮新冠疫情突袭南京,宅在家里守护绿色健康码成了文明市民唯一的贡献。于是,我重新鼓足干劲,下决心把这件事情做完。 七月的南京又遭遇了台风“烟花”,秦淮河水暴涨,网友们戏称是“涝疫结合”。看着可望不可及的城市天际线,以及在低垂的雨幕中翻飞的鹰隼,我如同古格王国...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学习目标 1

导言 1

第一节  文化产业史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文化产业史的研究方法 3

第三节  文化产业史的史料 5

第四节  中国文化产业史的结构 6

第五节  文化产业史的结论 7

本章小结 9

思考题 10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 11

学习目标 11

导言 11

第一节  艺术起源的经济学视角 11

一、实用艺术—物质生产中“走私”的美感 12

二、装饰艺术—物质生产外派生的美感 12

三、原始宗教—古代艺术发生的助推器 13

第二节  艺术品交换与艺术等价物的出现 14

一、装饰艺术品是人类最早的私有财产 15

二、艺术商品化的滥觞 15

三、艺术生产商品化的萌芽 16

四、商品观念向氏族内部的渗透 17

五、艺术品是一般等价物的早期形态 18

本章小结 19

思考题 19

第三章 夏商西周 20

学习目标 20

导言 20

第一节  青铜器和玉器及其生产 20

一、以青铜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 21

二、国家青铜器生产的管理 21

三、玉器艺术及其生产 24

第二节  王室的艺术消费 25

一、祭祀 26

二、文化建筑 26

三、宫廷宴乐与乐舞奴隶 27

第三节  艺术市场 28

一、对外交易:宜侯夨簋的证明 29

二、国内市场:玉器转让的中介人 29

本章小结 30

思考题 31

第四章 春秋战国 32

学习目标 32

导言 32

第一节  工艺业 32

一、艺术价值的经济认同 32

二、青铜器的生产管理:物勒工名 33

三、艺术品市场...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史对于国内文化产业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有着重大价值和显著意义。教材基于史实搭建了有别于西方文化产业语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脉络和认知框架,是构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探索,符合中国化理论建构的总体要求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特征。教材以朝代更替为经,以主要文化行业类别为纬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史料丰富翔实,很好地把握了大阶段与小事件的结合,兼具了学术价值、趣味性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