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买对保险: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

从为什么买,到怎么买,一本简单易懂的保险扫盲书,从0到1教你配置保险

作者:T博士
定价:69
印次:1-4
ISBN:9787302604754
出版日期:2022.05.01
印刷日期:2023.10.25

这几年,保险产品极大丰富,买保险似乎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但实际上很多人大大低估了买对保险的难度。 ● 整体规划竟然比***更重要? ● 买保险先挑公司还是先挑产品? ● 最重要的人身风险,买保险时却没考虑到? ● 重疾险居然不是为了有钱看病? ● 健康异常能争取到好的核保结果吗? ● 保险除了保“人”还能保“钱”? ● 出险后和保险公司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本书作者以做学问的态度研究保险,并深入一线,用所知所学服务了上千个家庭,这本《买对保险: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是T博士在大量研究、实践后的经验总结。我们在配置保险时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几乎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整本书深入浅出,操作性较强。工作再忙,也别忘了为自己和家人做好保障。

more >

序言 我这十年所经历的保险市场 回顾这十年,有两件事情对我影响最大。 一是在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前,放弃高校编制,生了老二;二 是读博士后,进入保险行业。 人生中的重大决策,往往都不是计划内的。回顾当初,令我 感受最深的,是方励先生在《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演讲中的这 几句话: 我们经常在做决定的时候,对未来,对自己的前途,对自己 的职业规划等算计太多。你的第一直觉一定是对的。……有时候, 不要去想太多,算来算去,你算不清楚的……从心里出来的东西, 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我很庆幸家里多了一个可爱的女儿,现在已经9岁多了;也 很庆幸自己亲历了中国保险市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职业选择, 一个转型期的行业给了我足够多的做事空间。 这十年,我看到内地居民赴香港投保的热情一路高涨,2012—2016年,投保的保费从99亿港币到727亿港币,5年间 买对保险 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 VI 增加了7倍。而后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几乎冰封。我看 到内地保险高速发展,大家保险意识提高,重疾险从2013年的 300亿元保费规模到2020年逼近5 000亿元,8年间增加了15倍 左右;我看到在降息大潮和老龄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不仅 保险意识提高,还看到了保险在补充养老金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2014年,我退掉内地保险,转赴香港投保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是在有了孩子以后,才考虑为家里买保 险的。2010年,我买了第1份保险,选择的是友邦人寿的“全佑 一生”重疾险。当时我完全是保险的门外汉,选择的时候基本上 是在挑保险公司,而知道的公司并不多,最后选择了友邦,当时 也知道贵,但是觉得一辈子的保单,保险公司的口碑很重要。后 来才知道,其实没有必要为保险公司的品牌额外付费太多。 后来生了老二,觉得人生责任更大了,考虑加保。那个时候, 我开始了解到香港保险,感觉一下子打开了一扇窗。 我发现那时候香港的重疾险和内地的比较,优势很明显。 首先就是便宜,同样的保额,香港友邦的重疾险价格比内地 友邦便宜20%左右。 其次是保障范围更广,我投保的“全佑一生”只保障34种重疾, 而香港友邦当时的重疾险“进泰安心保”可以保障54种重大疾病、 34种早期危疾(赔保额的20%)。 再次是香港的重疾险有分红,而内地没有,虽然分红是不保 证的,极端情况下可能为零,但是有分红设计总比没有的好。 最后是我对比了部分疾病的理赔条件,香港友邦比内地的宽 松些。 序 言 VII 经过详细了解、比较后,我最终决定把内地的重疾险退了, 和先生去香港重新投保,那是2014年的事情。我有了更好的保障, 还节省了保费,这件事让我觉得获取信息对于决策太有用了。我 希望这些信息对别人也会有帮助,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退掉内 地重疾险,转赴香港投保—我是怎么考虑的》,梳理和分享了 当时的思路。这篇文章被大量转载,有授权的,更多的是未授权的。 很多读者因为这篇文章,向我咨询保险的问题。 2012年后,很多内地居民选择去香港买保险,大批赴港读书 的内地学生也在那几年加入保险行业。依托于他们在内地的关系, 香港保险被广泛介绍到全国各地,远至东北、内蒙古、新疆都有 人去香港投保。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数据,2012年到2016 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一直飙涨,分别是99亿港元、149亿港元、 244亿港元、316亿港元、727亿港元。2016年是内地居民赴港 投保的高峰期,香港保险个人业务中有40%的保费来自内地居民。 选择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是两类人群:一是中等收入群体, 他们大部分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善于获取信息,发现内地和香港 保险的差别后果断行动;二是高收入群体,重疾险的区别不足以 吸引他们,吸引他们的是香港的储蓄型保险,例如分红险、万用 寿险。 在内地居民的保单中,重疾险件数多,储蓄险保费多。但储 蓄险也是销售误导的重灾区。有一次我参加活动,餐间就有一位 香港保险代理人从一桌到另一桌轮番介绍香港分红险,收益被说 到惊人的百分之十几。 实际上,这类英式分红的保单如果持有20年不提取,当时的 演示收益逼近年复利7%(2016年以后保险公司根据经济形势, 买对保险 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 多次下调过分红演示)。但是很少有人会提醒客户,这类保险是 要长期持有的,并且分红是不保证的。 高收入群体热衷于去香港投保,还有一个大背景是,2015年、 2016年人民币贬值。而那个时候,去香港买保险刷银联卡是不受 限的。但是,很快这个漏洞就被堵上了,先是2016年2月开始 有单笔5 000美元的限额;后来是10月底,银联发布《境外保 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几乎就是叫停刷银联卡支 付保费。这一政策实施后,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保费逐年下降。 2017—2019年,内地访客新单保费分别是508 亿港元、476亿港 元、434亿港元。 内地居民去香港投保的热潮,是几个因素合在一起促成的: 部分人保障意识觉醒、那段时间香港的保险和内地保险相比有绝 对优势、人民币处于贬值阶段、外汇政策对于境外买保险有“空 窗期”。个人的选择和时代紧密相联,不管是选择去香港投保的 内地居民,还是选择从事香港保险销售的内地学生。 时至今日,还有朋友问我要不要去香港、澳门买保险。 如果是出于人身保障的需求,我从2017年开始就不建议舍 近求远了,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保险的绝对优势不在、外汇限 制导致缴费和理赔款入境都比较麻烦。 香港保险的盛宴逐渐落幕,内地保险的高光时代正在到来。 二、她家四十多份保单,为何还是“裸奔” 我曾帮一位朋友整理家庭保单。她很有保险意识,十多年前 就开始买保险,跟进她的保险代理人每年都会向她推荐新产品, 她在银行也接触了一些保险,几年下来一家四口的保单多达四十 序 言 多份,有的已经缴完费,有的还在缴费期,一年保费几十万元。 但是,保单整理下来,我很遗憾地发现:她和家人只有5万~ 10万元的重疾保障,在保障方面几乎“裸奔”。她买的几乎全是 分红险、两全险、万能险,重疾保障只是附加在上面的点缀。 我发现像她这样“有保险、无保障”的人还不少。在出险 前发现问题还能补救,最让人难受的是,到出险了才发现家里 的一沓保单没一个能派上用场。这是内地保险广受诟病的原因之 一—很多保险不是以保障的功能卖出,而是被当作理财产品卖 出的。 还有的朋友有保障类的保单,但是要么保额太低,要么险种 不全,导致出险的时候要么赔不了,要么赔付金额少,作用有限。 五六年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当时,有朋友找到我, 说他同事猝死,留下太太和两个孩子,这事儿对他触动很大,问 我有没有保险可以针对这样的风险。答案是定期寿险,但是当时 内地市场上的定期寿险非常少。零星有那么几款,对客户也很不 友好—免体检保额只有七八十万元,对于动辄有上百万房贷的 人来说,这个额度远远不够。并且核保还很严格,我有客户仅仅 是因为体重超标一点,就被拒保了。 我也遇到朋友拿着某保险公司代理人给的方案,问我有没有 其他便宜点的方案可选。她和先生两人年收入加起来20万元左右, 如果想要足额的重疾保障,按照那个方案买的话选择这家公司的 产品,光是两人重疾险的保费一年就得4万元了,这样很不合算。 这些问题,受限于产品设计以往很难解决。但是,“风起于 青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保险行业自身和大环境逐渐发生 变化。2016年我开通微信公众号“T博士教你买保险”,开始记 买对保险 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 录和分享这些变化对我们保险决策的影响。 保险大降价。2013年8月,保监会启动普通型人身险费率政 策改革,把预定利率放开到3.5%,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养老年金 或十年期以上普通年金险,预定利率可上浮15%,即达到4.025%。 这是可以写入中国保险史的大事。 大家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保险定价吗?死亡率(发病率)、 保险公司的费用率都会影响保险定价。但是,对其影响最大的是 预定利率。预定利率是年复利的概念,预定利率越高,保险越便宜; 反之,则越贵。从2.5%到3.5%,一个百分点的差异,就可以让 保险价格下降百分之二三十。人身险费率改革后,市场上零星出 现新费率的产品,几年后成星火燎原之势。 保险姓保。2016年底,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指出“保险姓 保”,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险业的根本功能, 投资是辅助功能。2017年,推出《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 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简称134号文件),规范短期 理财险,也是意在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身。 移动互联网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几乎影响或重塑了所有行业 现有的商业模式,保险也不例外。它日渐打破保险行业的信息不 对称,让保险信息更容易触达潜在消费者,改变了保险业的展业 模式。 保险中介崛起。保险中介以往只是常见于财产险,例如建地 铁、基站等,因为情况复杂,需要个案个议。2016年以后,人寿 保险领域的中介发展壮大。而保险中介的崛起,进一步推动着保 险行业产销分离。原本的保险销售,是不同保险公司自卖自夸, 消费者也很难去甄别。保险中介崛起后,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 序 言 产品好,就会有人、有机构发掘出来,推荐给有需要的人。 人们主动想买保险了。国际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 GDP达到一万美元,就标志着保险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这就是 藏在人均GDP里的产业规律。2019年,中国人均GDP破一万美 元,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例如,上海、广东在更早的 时候人均GDP就超过一万美元了。收入提升以后,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有保险意识了。 保险公司竞争越发激烈。当保险中介、互联网保险、社交媒 体让保险行业越来越透明时,保险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 产品没有版权保护,推出半年以后其他公司就可以借鉴。多一点 点保障再降一点点价,后浪简直气死前浪。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就是没有自己庞大的代理人队伍,得靠产品打市场。定 期寿险逐渐增多,而且不断刷新最低价;重疾险经过几番添枝加 叶后,绝对不输于香港的。 重疾保障的疾病从三四十种,增加到百种左右。 增加了轻症保障,轻症对应于香港的早期危疾,差别是香港 的早期危疾赔20%保额,内地的轻症一开始也是赔20%保额, 后来逐渐加码,最多能赔付到45%。而且还增加了中症的概念, 能赔保额的60%。香港的早期危疾赔了20%以后,保费照样交, 将来发生重疾,赔剩下的80%。内地的轻症、中症都是额外赔, 赔完后保费不用再交,合同继续有效,将来发生重疾或身故还是 可以赔保额。 增加了癌症的二次保障。 同时别忘了,保障提升了,保费还比费改前降低了20%~ 30%。 买对保险 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 后来还出现了不同形态的重疾险:多次赔付的、定期的、不 带身故赔付的、五六十岁之前可以额外赔50%的……消费者选择 重疾险的范围大大增加,简直挑花眼了。 所以,以前家里有多份保单家人还几乎“裸奔”,是受限于 产品设计,现在是只要自己多做做功课,或者找到靠谱的保险顾 问,完全可以用合理的保费做好全家的保障。我家后来补充保障, 选择的都是内地的产品,直观地感受到短短几年的变化。以前保 障没做好的时候,我去体检心里都有点发慌,现在心里笃定好多, 因为我不怕人身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了。 这几年,我一直通过写文章,让读者在保险消费上不买错、 不买贵;也鼓励认同保险、善于学习的高素质人才进入保险行业。 这几年保险行业也确实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希望这些人产生的 “鲶鱼效应”,让整个行业的人员素质越来越好。以往的人海战术, 真是行不通了。 三、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是薅保险公司羊毛吗 进入保险行业后,我发现保险不仅能起到风险防范作用,而 且还有现金流管理作用和财富定向传承、税务筹划的作用。 保险不同的功能,涉及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在损失性风险部 分,我学中国保险史,学不同险种的功能和定价逻辑,研究市场 上不同产品的特色,了解健康核保、财务核保,收集理赔案例和 保险判案的司法观点。我系统翻阅过近年来中国法院保险纠纷案 例,在帮客户投保时就把将来导致纠纷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全球利率的下行、中国老龄化的严峻, 我开始关注终身现金流的作用。我去了解人口、养老,关注发达 序 言 国家保险行业的险种构成,研究房产、基金、股票、国债和地方 债等不同投资品类的优劣势。我还专门去读了财经领域的经典著 作《利率史》。 因为身边一些高收入的客户和企业主,我关注到在经营企业、 婚姻变化、代际传承时,他们面临的财富所有权的风险,所以去 学习继承法、婚姻法、税务、信托、CRS等,了解金融工具和法 律工具组合起来的优势。 我很享受这个不断拓宽自己知识边界的过程,一边学习一边 输出。 2019年初,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全球央行不断开启降息模式。 我发现银行理财的收益不断下降,收益3.5%左右的地方债被哄抢, 而保险市场上预定利率4.025%的养老年金很多人没有了解到。 这类产品如果长期持有的话,不仅可以终身锁定逼近4%的复利, 还可以让自己有一笔终身现金流,活多久领多久,是资管新规后 少有的可以刚性兑付的产品。 于是,我在2019年1月写了一篇《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 为何可能是薅保险公司羊毛》,解释为什么这类保险会刚性兑付、 什么是预定利率、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末7%~10%预定利率 产品对保险公司而言是“利差损”的隐患,对客户而言是“躺赚”, 提醒大家在利率下行大背景下,4.025%预定利率的保险为何是 稀缺的。这篇文章在公众号“T博士教你买保险”上有超过10万 的阅读量,影响了很多人的决策。我也在那时候买入大额养老年 金险。 2019年8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182号文,将年金险的预定 利率上限从4.025%调整为3.5%,距离上一次费率调整不过六年 买对保险 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 时间。此后,市场上的年金险再也不如2019年那一波了。我很 庆幸看准了趋势,提前大半年为大家“预警”。 这两三年,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信托爆雷、大量债券基金跌 破净值、大额存单的利息不断下降还取消了靠档计息、互联网存 款产品下架、国家坚守“房住不炒”政策……大家可选的投资路 径越来越少,而投资的风险在放大,无风险收益也在持续下降。 我们能选的固定收益率产品,只有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国债、 非分红的储蓄险。以终身年金险、增额寿险为代表的储蓄险,这 两年越发受追捧。还是有人会问我还有4.025%吗,定期的还有 个别产品,终身的就没有了。如果无风险收益进一步下行,不排 除现在3.5%预定利率还会调低。 对于中等收入群体来说,从关注保险的保障功能,到关注保 险的锁利功能,一般会历经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内地是跨越 式发展,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后,保险的这两个功能几乎同步 被看到。而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至,养老年金能够保证我们一 辈子稳定的现金流,这个功能是其他任何金融产品都不具备的。 影响我们养老生活的不仅是钱的多少,还有钱的存在形态。诺贝 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莫顿教授认为,一个人退休后的生活 水准并不是由财富总额决定,而是由现金流来决定的,所以养老 规划的目标,不是资产积累,而是为退休以后安排好替代性收入。 每月退休金有2万元的婆婆需要人照料时,儿媳妇愿意辞职回家 照顾她;名下有两套房子的妈妈,女儿想卖其中一套给妈妈养老, 儿子却不答应。不同的资产形态,给人的预期是不一样的。 无关善恶,这都是人性。我们不要忽视钱对人的激励作用, 一个是只要把他照顾得好好的,家里就每月多一份收入;一个是 序 言 什么时候故去了,儿孙就多了一套房产继承。如果可能,我们尽 量推动着人性往善、美的方向发展,毕竟,我们越老能掌控的东 西就越少。 我在保险行业这几年,觉得保险离人性特别近,保险决策往 往是逆人性的:健康的时候,要想着防范疾病的风险;活得好 好的,得考虑万一不在的风险;年纪轻轻,得为老来筹谋……等 到真病了、老了,能选的保险也就有限了。 中国是人口大国,尽管经过了几年快速发展,2017年中国成 为全球第二保险大国。但是,和发达经济体相比,不管保险密度 还是深度,我们都有不小的差距。未来至少20年,中国的保险行 业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希望在发展中,保险越来越贴近消费者的 需求,保险的口碑和“行格”都越来越好。 最后,愿你我在人生中都能听从内心,找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小散逆袭:基金量化投资实战

万磊
定 价:68元

查看详情
寻找鱼多的池塘:投资长赢之道

金伟民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公募REITs投资入门与实战

李超
定 价:65元

查看详情
股票投资入门、进阶与实战

朱孜、王俊龙
定 价:118元

查看详情
透过财报看企业:洋葱财务分析法

崔小北
定 价:128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T博士,中山大学博士,连续多年获得全球寿险行业zui高荣誉——百万圆桌会议ding尖会员(TOT),并获IQA国际品质奖,2015年开通微信公众号“T博士教你买保险”做保险科普,写出一系列广受欢迎的bao款文章。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只忠诚于客户利益及职业操守。
  • 基本知识+专业建议+详实案例

    ★买前:
    怎么挑公司+挑产品,做好整体规划
    ★买中:
    详解6大险种,知己知彼
    ★买后:
    理赔注意事项,不可不知

    一本简单易懂的保险扫盲书
more >
  • 目录

    第一章

    谋定而后动:整体规划

    第一节 比性价比更重要的是规划 ·····································2

    第二节 买保险如何挑公司 ··············································7

    第三节 不同险种如何选产品 ··········································16

    第二章

    寿险:备份一个自己

    第一节 身故是最大的人身风险 ·······································20

    第二节 定期寿险:不受待见,但很必要 ···························23

    第三节 挑选定期寿险看3点 ··········································26

    买对保险

    写给忙碌者的保险入门书

    XVIII

    第三章

    重疾险:重大疾病后的收入补偿

    第一节 算笔账,重疾险其实很划算 ·································30

    第二节 重疾险不是为了有钱看病 ····································33

    第三节 有了医疗险,是否还需要重疾险 ···························36

    第四节 拆解主流重疾险的“套路” ·································43

    第五节 多次赔付的重疾...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