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00954
出版日期:2022.05.01
印刷日期:2022.05.11
图书责编:王芳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首先给出移动通信系统概述,接着对从3G到5G的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和规范展开深入的探讨,阐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重点研究了LTE的技术规范及工作过程,并给出了LTE-A及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关键技术。 在原理介绍之后,本书简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使用方法和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开发的软件无线电平台,给出了基于MATLAB,LabVIEW及其他开源方式的实现方法及操作演示等。 本书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NI公司和IECUBE合作完成,内容丰富新颖,叙述深入浅出。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移动通信基础原理和技术规范,更能够通过实例设计,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使用移动通信技术。 本书适用于通信领域博硕士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与科研用书,同时还可用做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李晓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3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教授,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相关科研项目20余项,曾任IMT-2020工作组3GPP项目组增强MIMO子组组长,撰写论文100多篇,授权专利30余项,撰写专著/教材3部,译著1部。研究方向:宽带无线接入,无线资源管理。
前言 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到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移动通信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理念的不断更新,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开始问世并有了很大的进展,移动通信产业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如何为垂直行业提供有效的通信能力,万物互联成为移动通信的愿景。因此,我们需要一本涵盖基础知识和技术进展的移动通信教材,帮助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深入剖析移动通信技术、原理和规范的同时,给出了与移动通信发展有关的视频、部分关键技术的参考代码以及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移动通信系统部署方法与视频,帮助读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移动通信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移动通信基本原理和技术规范的同时,还能够通过代码和教学案例等实践模式展开深入学习和研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共分为11章,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入手,给出了移动通信涉及的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从第三代到第五代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还给出了对未来移动通信的展望。 为了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的理解,本书在第1~6章给出了移动通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涉及的关键技术。第1章描述了LTE和5G的演进过程; 第2章介绍电波传播特性,为研究移动通信技术打下基础; 第3章介绍无线传输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调制技术; 第4章给出用于抗无线衰落的分集和编码技术; 第5章介绍了多天线技术; 第6章描述了多址与组网技术。 第7~9章是从3G移动通信到5G移动通信的演进。第7章描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第...
目录
第1章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1.1移动通信的概念和分类
1.2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3我国的移动通信发展
1.4移动通信展望
1.5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
1.6本章小结
第2章电波传播模型
2.1无线电波传播
2.1.1自由空间传播
2.1.2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2.1.3反射波
2.2移动信道特性
2.2.1大尺度衰落
2.2.2小尺度衰落
2.2.3多普勒效应
2.3经典信道模型
2.3.1高斯信道模型
2.3.2瑞利信道模型
2.3.3莱斯衰落信道
2.3.4Nakagamim信道衰落模型
2.3.5ITU信道模型
2.4MIMO信道模型
2.4.1常用MIMO信道模型
2.4.2SCM信道模型
2.5毫米波信道模型
2.6本章小结
第3章调制技术
3.1概述
3.2调制技术概述
3.2.1常用调制方式概述
3.2.2QPSK调制
3.2.38PSK调制
3.2.4正交振幅调制
3.3扩频与加扰
3.3.1概述
3.3.2扩频
3.3.3加扰
3.4多载波调制技术
3.4.1OFDM基本原理
3.4.2OFDM的IFFT实现
3.4.3OFDM信道估计
3.4.4OFDM同步技术
3.5本章小结
第4章信道编码技术
4.1概述
4.2常用编码技术
4.2.1分组... 查看详情
2.提供视频展示、实验案例及部分参考代码,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书中涉及的理论内容。
3.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帮助读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移动通信,既可以通过前面章节掌握移动通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术,还能够通过最后章节提供的实践模式展开深入研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