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新时代文创产品设计

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观众消费行为和多维度产业链,为新时代文创产品设计赋予核心价值。

作者:白藕
定价:159
印次:1-1
ISBN:9787302628750
出版日期:2023.03.01
印刷日期:2023.03.31

作为文创产业的关键一环,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近十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以此为背景,《新时代文创产品设计》系统介绍了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历程,对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和思考,就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及设计理念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尤其对博物馆文创产品核心价值、文创产品设计工作**目标、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发展趋势等,做出了细致深入的梳理分析与产业思考。

more >

前言 体用之道   有什么样的“体”才会有什么样的“用”。如同各类生物均是由各自不同的“体”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而又促使“体”不断演化。因此,只有先认清文创产品设计这个主体“究竟是什么”的本质问题,才有可能理解其客体 “应该是什么”的现象问题。置于设计应该如何想、如何用、如何造,以及最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成果等,都是由“体”延展出的“用”,是由“体”来决定的。   本书所研究的文创产品设计其实自古即有,是在诸多先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分离出的精细化分工,所以在纵向与横向上均与相关行业保持着极强的关联性。对这类涉及多个领域的课题研究,不应该等同于单一技术性学科的研究,而是要结合上下游相关产业进行关联性、综合性分析,方可保障研究的精准度和思维逻辑的完整性。技术是存在藩篱的,而思维却可以在各个领域间贯通。构建起科学的思维模式,才是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根本之法。   作者本人为博物馆从业者,所以本书以近年来热度较高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依托,探讨了产业链动态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模式及实践方法。希望以此为引,启发读者朋友思考更深远的文创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 全书共分为五个篇章,遵循着纲举目张的原则逐层展开。   首先在“概念篇”中着重对一些浑浊的理解予以澄清;在“价值篇”中通过解构的方式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构成要素进行拆分讨论。这两篇内容以理论、概念为主,虽显枯燥,却是本书的基础,有助于理解文创产品本体“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趋势篇”中对我国博物馆(本书对我国博物馆的研究主要指中国大陆地区)文创产品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开了论述,通过大量的实际 案例和调研数据勾勒出近40年来产业发展的概貌,并结合政策要求与市场需求设想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策略篇”则侧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法。这两篇是本书的核心,贯穿了以高维度产业链思维来解决低维度技术应用问题的方法观。   在最后的“探索篇”中分析了当前产业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开放式的结尾也预示了本书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对文创产业的探求还远未截止,未来可期。 白藕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白藕,1975年生于北京,199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2009年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门从事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中心设计总监,经营开发部设计部经理兼设计总监,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研究馆员。
    已指导各类设计方案3000余件,个人设计作品曾获得“清华工美杯旅游纪念品大赛”一等奖,金芦苇工业设计大赛优秀概念设计奖,文旅部“双创”人才优秀作品奖,第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一等奖等。受邀参展由清华美院主办的第三届、第五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贸促会、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甘肃丝绸之路第二届敦煌文博会”、由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文化产业双创人才作品展”等,被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选为“文化产业双创重点人才”。
    曾作为主创人员为“百年国博”“厦门金砖会议”“青岛上合峰会”等重大活动设计文创方案和国礼方案,多次担任设计大赛专家评委,担任国家文物局、中国自然科技协会、广东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甘肃省文旅厅、青海省博物馆、新疆建设兵团文旅厅等单位的培训专家,被聘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继续教育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家库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担任国博首部文创产业中英文专著《国博文创》的整书编委、整体设计,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改项目《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课题《历史类博物馆的展览叙事与设计研究》等多项科研,其中由本人主持的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课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趋势与策略》获优秀科研成果奖(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创作而成
    "

  • 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如何利用观众消费行为和多维度产业链,赋予核心价值,生成无愧于时代的文创产品设计

more >
  • 目录

    对“文创”的认知与解读 1

    一、文创产业 7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16

    1.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有何不同 17

    2.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分类 22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构成 27

    一、外在价值: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30

    1. 社会价值:以“文化繁衍”为责任 30

    2. 经济价值:以“以文补文”为驱动 31

    3. 教育价值:以“以文化人”为目标 35

    二、内在价值:四个基本原则 37

    1. 实用价值:虽非优之,但有所长 38

    2. 审美价值:理性分析下的人类本能 46

    3. 文化价值:文创产品的核心 55

    4. 情感价值:被忽略的深层沟通 58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流变 63

    一、前世今生:四个发展阶段 64

    1. 混沌发展的“1.0”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2000年) 66

    2. 野蛮生长的“2.0”阶段(2000至2015年)  68

    3. 清晰有序的“3.0”阶段(2016至2025年)  80

    4. 值得期待的“4.0”阶段(2025年以后) 85

    二、文创产品的传播与表现 91

    1. 诗与远方:文旅融合后的新业态 92

    2. 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96

    3. 跨界合作:博物馆也“出圈” 97

    4. “小文创”与“大文创”:一枝独秀还是遍地开花  103

    5. “量变”与“质变” 110

    6. “硬周边产品”与“软周边产品” 115

    7. 满足你的设计梦:开放版权与“众创”设计  117

    8. 文创的另一个维度:科技创新 124

    三、...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