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数字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王瀛、赵洱岽
丛书名:21世纪经济管理新形态教材·工商管理系列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47515
出版日期:2023.11.01
印刷日期:2023.11.02
数字技术正在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产生广泛影响。本书作为数字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首批教材之一,力争打造理论上“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双螺旋、层次上“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的多维知识体系,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有关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内容。同时,教材注重理论的**与前沿性,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性,以及使用的便捷与科技性。全书共9章,包含: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才治理,数字赋能的招聘和甄选、培训、绩效管理、激励管理和工作设计,以及道德、职业生涯和产业视角下的数字人力资源管理话题。本书适用对象广泛,可用于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和通识课,同时也可供初入职场的新人以及管理者阅读参考。
more >2022年2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等。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数字人才的管理和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时,一方面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有关伦理问题的讨论。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究竟体现在何处?企业在纳入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时会遇到哪些阻碍?人力资源管理者该如何最大化发挥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学术界和企业界围绕上述关键问题展开多年探索。 目前,国内外几乎没有数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和教材。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影响逐渐萌芽,并且得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与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几年,各类国际顶级商学院虽然尚无数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但是对于人力资源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已经开始,《哈佛商业评论》、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美国管理学会年会等顶级商科实践刊物与协会和会议也对远程办公等数字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场景展开讨论和报道。比如,数字算法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Cheng & Hackett,2021),但是也增加了员工非标准化的办公场景(Schroeder,Bricka & Whitaker,202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或许仍然适用,但是新的现象与理论也值得关注。比如,零工劳动者(gig worker)的激励、认同与职业发展(Spreitzer,Cameron & Garrett,2017),算法控制对绩效管理的影响(Kellogg,Valentine & Christin,2019),游戏化对培训的作用(Kuper,Klein & Volckner,2019)等。人力资源管理与每一名劳动者、每一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息息相关,而数字化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变化值得每一位职场人和在校生关注(Kim,Wang & Boon,2021)。这些充分反映了开设数字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和出版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立足打造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反映实践现状的一流教材的目标,本书全方位梳理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的发展脉络与现状,并基于人与技术互动的原理,结合技术的工具观、代理观、集成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模块等,为在校生和职场人士提供了解与掌握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威窗口。本书以主编发表在管理学顶级期刊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上的文章中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技术、人、环境等多种因素,梳理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与理论,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条件,探讨数字人才的治理,分析数字赋能的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和工作设计,并就数字化带来的伦理话题、个体发展与产业机遇等进行描绘。 本书注重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以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次知识的结合,帮助学生迅速搭建有关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同时,本书注重理论的权威性与前沿性,知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也注重使用的便捷性与科技性。其中,权威性与前沿性体现在教材均建构在经典理论和前沿文献基础之上,实践性与应用性体现在每章包含的管理者语录以及10~15个企业案例中,便捷性与科技性体现在依托数字平台等技术呈现的扫码测验等。总体上,本书力争通过客观、全面呈现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前沿和实践案例,塑造学生正确的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观念,为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结合教材与延展的视频和材料,以及依托每章情境导入模块设计的课堂辩论、方案起草、数据分析、小组讨论、采访调研、机理构建、知识图谱、课堂图绘、情境扮演等授课环节,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书适用对象广泛,主要适用于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也适用于工科生的通识课,同时还适用于初入职场的新人以及管理者,为希望从业于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奠定知识基础、提供实践参考,为期望开展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在校生铺就思路与脉络,为思考引入或正在采用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者呈现相关实践的理论与现状,提升企业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同时也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及专家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提供有力支撑。结合本书,主编已在北京理工大学开设了同名课程。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有多位研究生参与,在此一并致谢:赵洁(第1章),康围、任少仪(第2章),谢盛(第3章),康围、任少仪、叶阳天(第4章),康围(第5章),王宇飞(第6章),王宇飞、任少仪(第7章),谢盛、任少仪、杨启中(第8章),康围(第9章)。同时,本书获批北京理工大学“十四五”规划教材,特此感谢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研究生院和管理与经济学院等有关部门领导和同事对于本书出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左玉冰编辑对于书稿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谢编者家人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的无私支持。本书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02144)、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1211002)、北京理工大学重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2CGJG004)和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XSQD-202113001)以及学院未来管理学习研究中心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王 瀛 赵洱岽 2023年春 于北京理工大学主楼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