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31781
出版日期:2023.05.01
印刷日期:2023.04.27
图书责编:石伟
图书分类:教材
C/C++语言影响深远,应用广泛,能够训练良好的逻辑思维。为了适应新工科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软件项目综合实践教程----C/C++篇(微课版)》以培养C/C++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工程性和学习性。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化设计方法、迭代编程实现方法和常用数据结构(结构体数组、顺序表、链表、顺序表类和链表类)的基本应用。书中介绍了面向过程的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提供了层层递进、梯度提升的多个信息管理系统案例,展示了使用常用数据结构实现项目的迭代开发过程。《软件项目综合实践教程----C/C++篇(微课版)》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讲解知识,达到学以致用、轻松入门和快速提高,开辟从弱基础到高水平的C/C++编程提升之路。《软件项目综合实践教程----C/C++篇(微课版)》致力于培养学生利用C/C++语言核心知识进行项目综合实践的能力,强化“五个能力”(即分析设计能力、代码规范能力、错误调试能力、阅读程序能力和编写程序能力)的提升。 《软件项目综合实践教程----C/C++篇(微课版)》不仅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和其他理工科类等专业C/C++语言综合设计实践的教材,也适用于C/C++语言程序设计的其他初学者作为自学教材。
"梁新元,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硕士导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和高等教育研究,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核心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出版教材1部。"
序 言 对分课堂是我2014年开始在复旦大学首先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显著的效果。从那时到现在,我在全国很多教师培训项目中介绍过对分。 梁新元老师是接触对分较早的一位老师,2016年参与了我在苏州进行的培训。他是一位超级认真、对学生极其负责的好老师。但他回去用对分授课一开始并不顺利,碰到一些问题,就搁置了。但不用对分,传统课堂的问题解决不了,梁老师感觉还是需要用对分才能彻底解决问题。2018年在厦门,他再次参加了对分课堂的培训,找到了感觉,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突破。受到鼓舞,2019年,他在北京第三次参加对分课堂培训,在首期全国高校对分课堂教师发展师研修班又学习了4天。 从此之后,梁老师在对分之路上一路前行。他真诚、用心,讲逻辑、讲证据,不断实践、反复调整,教学效果有极其明显的提升,学生也非常喜爱他的课堂。2019年开始,他不仅自己用,还大量推广,完成了数十场对分课堂的培训和讲座,听众达到数千人。他亲自指导几十位教师实践对分课堂,成为对分课堂先锋教师中的佼佼者。 对分课堂是教学方法,但方法和内容是要紧密融合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上,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的是,我们当前的本科教学相对缺乏优秀的教材,问题十分紧迫、严峻。如果遵循西方教材的发展路径,这个问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得以缓解。对分课堂的出现,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对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可能创造一套编写教材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国内教材仿照苏联,内容过多、过难、过于学术化,按照学科逻辑编排,需要教师做深度解读。国外很...
第1章 综合实践的需求和目标 1
1.1 理论要点 1
1.1.1 新工科教育需求 1
1.1.2 职业岗位要求 2
1.1.3 综合实践目标 3
1.1.4 目标达成方式 3
1.2 案例解析 4
1.3 实践运用 7
1.3.1 基础练习 7
1.3.2 综合练习 8
第2章 结构化设计 9
2.1 理论要点 9
2.1.1 语言基础知识 9
2.1.2 代码规范方法 12
2.1.3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14
2.2 案例解析 16
2.2.1 顺序结构 16
2.2.2 循环结构 18
2.2.3 分支结构 19
2.2.4 简单应用 23
2.3 实践运用 26
2.3.1 基础练习 26
2.3.2 综合练习 26
第3章 迭代编程实现 27
3.1 理论要点 27
3.1.1 迭代编程思想 28
3.1.2 程序排错方法 28
3.1.3 指针与数组 30
3.1.4 函数实现方式 30
3.2 案例解析 32
3.2.1 输出字母 32
3.2.2 超市计费 35
3.3 实践运用 42
3.3.1 基础练习 42
3.3.2 综合练习 42
第4章 结构体数组的基本应用 43
4.1 理论要点 43
4.1.1 常用数据结构 43
4.1.2 结构体数组 44
4.1.3 文件读写操作 47
4.1.4 查找与排序 48
4.2 案例解析 49
4.2.1 搭建初始框架 5...
第一个特点是实践性,强调核心语法,聚焦实践能力。
第二个特点是综合性,突出综合应用,形成整合能力。
第三个特点是工程性,强化工程思维,培养工匠精神。
第四个特点是学习性,体现对分精神,具有易学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