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第2版)
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作者:舒平 李有芳 连海涛 赵春梅 严凡

丛书名:高等院校土建专业互联网+新形态创新系列教材

定价:59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64376

出版日期:2024.07.01

印刷日期:2024.07.19

图书责编:石伟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建筑设计基础(第2版)》为“高等院校土建专业互联网+ 新形态创新系列教材”之一。“建筑设计基础”既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又是学生迈入建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建筑设计基础(第2版)》作为建筑学的启蒙教材,其编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精心组织,系统地整合繁杂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建筑设计基础(第2版)》从通识性的“设计思维”出发,围绕“空间”“材料”与“建构”这三个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素进行深入讲解,便于初学者直观地了解、运用设计思维的模式,全面掌握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探索性地思考材料、建构等实际操作问题。 《建筑设计基础(第2版)》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贴切、语言简洁易懂,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爱好者进行自我提升的阅读材料。 "

舒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天津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高等学校土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筑学专业分委会召集人、河北省城市规划协会理事、天津市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

前 言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的现实途径。在建筑学专业入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为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人生观,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初心和核心目标。 “建筑设计基础”既是建筑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学生迈入建筑学领域认识建筑学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和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作为建筑学专业新生学习的启蒙用书,我们探索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架构和内容的精心组织和设计来系统地梳理整合繁杂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探索从专业基础教育中的设计思维与文化自信出发,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挥课程的思政功能,实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编者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思维 1

 第一节 何谓设计思维 3

 第二节 如何提升设计思维 6

 一   设计思维与洞察力 6

 二   设计思维与发散思维 8

 第三节 设计思维的跨领域教育 11

 一   设计思维“新”在何处 11

 二   设计思维的步骤 13

 第四节 设计思维的思政要素解析 16

本章思政小结 16

第二章 解读空间 17

 第一节 空间定义 19

 一   空间 19

 二   空间之于建筑 20

 第二节 空间的分类、组成、形态与体量 22

 一   空间的分类 22

 二   空间的组成 33

 三   空间的形态与体量 36

 第三节 空间构成类型 45

 一   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 45

 二   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 54

 三   结构空间与虚拟空间 57

 四   交错空间与共享空间 63

 第四节 空间的感知——理性与感性融合 67

 一   空间的感知问题 67

 二   建筑历史上对待空间的不同态度 67

 三   平面上空间的感知 69

 四   基本的形式要素与空间的感知 71

 五   视觉的生理机制与知觉力 73

 六   隐含形状与透明空间 73

 七   连续空间的三种状态 74

 第五节 空间与行为——以人为本 77

 一   行为的定义 77

 二   空间是行为的容器 78

 三   行为决定空间 79

 四   空间对行为的诱导与制约 83

 第六节 空间与场所——文化的多样性 85

 一   场所理论 85

 二   场所精...

"《建筑设计基础(第2版)》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掌握空间形态与人类基本活动方式的关系,了解建筑形式生成的关联因素,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由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个性培养和素质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