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课程的教材,对从事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从业人员,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作者:陈明

丛书名: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7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87863

出版日期:2025.05.01

印刷日期:2025.05.14

图书责编:龙启铭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内容,共15章,分别为概述、前馈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深度残差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生成对抗网络、深度信念网络、胶囊神经网络、自编码器、强化学习、脉冲神经网络、迁移学习、元学习和大语言模型。 本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模型和基本应用的介绍,并通过应用实例来说明深度学习模型与算法,语言精练,逻辑层次清晰,内容先进实用,可以作为大学“深度学习”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应用深度学习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

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分布计算、计算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创始系主任。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

前言 深度学习由著名计算机科学家Geoffrey Hinton等在2006年提出,是基于机器学习延伸出来的一个新领域。它是以神经网络算法为起源,伴随大数据的出现和计算机算力的提升而产生的一系列新的模型与算法。深度学习已成功应用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并在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人工神经网络是基于生理学的仿真模型,它通过调整其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来达到信息处理的目的,并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是连接主义学派的典型代表。 深度学习的出现基本上解决了一对一映射的问题,因此出现了AlexNet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但是,单一的深度学习不能解决序列决策问题,强化学习的出现使序列决策问题的解决取得了新的进展。 深度学习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特有的感知能力对目标的特征进行提取与识别,其卷积核等同于滤波器,从而完成对物体的分类和检测等。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融合产生了深度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结合了深度学习的感知能力和强化学习的决策能力,克服了强化学习只适用于状态为离散而且低维的缺陷,可直接从高维原始数据学习控制策略。但是,深度强化学习过度依赖巨量的训练,并且需要精确的奖赏。然而对于现实世界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好的奖赏,也没办法无限量训练,而是需要快速学习的方法。 为了降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所需的数据量,引入了迁移学习的思想,从而诞生了深度迁移学习技术。深度迁移学习是指利用数据、任务或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将在源领域学习过的模型,应用于新领域的一种学习过程。通过将训练好的模型迁移到类似场景,实现只需少量的训练数据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元...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深度学习的发展过程2

1.1.1深度学习的起源2

1.1.2深度学习的发展3

1.1.3深度学习的爆发3

1.2机器学习基础4

1.2.1机器学习方式5

1.2.2机器学习的主要流派与演化过程9

1.2.3泛化能力与增强方法10

1.2.4模型性能评价指标13

1.2.5相似性度量与误差计算15

1.3神经网络模型基础21

1.3.1神经网络模型及特点21

1.3.2学习方式与学习规则26

1.3.3深度学习模型34

1.4计算图38

1.4.1计算图的基本组成部分38

1.4.2构建计算图的过程38

1.4.3计算图的优势39

本章小结39

第2章前馈神经网络/40

2.1分类模型40

2.1.1分类系统40

2.1.2判别函数41

2.1.3线性不可分的分类42

2.2感知机43

2.2.1离散感知机43

2.2.2连续感知机45

2.3BP神经网络47

2.3.1多层感知机结构47

2.3.2误差反向传播算法48

2.3.3Dropout方法53

2.3.4回归神经网络53

本章小结55

第3章卷积神经网络/57

3.1卷积神经网络的产生57

3.1.1问题的提出58

3.1.2卷积神经网络的特点58

3.2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59

3.2.1CNN的系统结构60

3.2.2输入层60

3.2.3卷积层62

3.2.4池化层68

3.2.5输出层69

3.3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71

3.3.1CNN的训练过程71

3.3.2CNN的正向传播过程...

"通过应用实例来说明深度学习模型与算法,语言精练,逻辑层次清晰,内容先进实用,可以作为大学“深度学习”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应用深度学习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