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26725
出版日期:2023.03.01
印刷日期:2023.03.09
图书责编:赵凯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分为6章,首先介绍了纠错编码的理论基础、分类、纠错编码的基本定义、编码规则和译码规则,群的基本概念和域的基本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线性分组码的定义、生成矩阵、校验矩阵、线性分组码的实现和译码以及汉明码,循环码的定义、多项式描述、生成矩阵、生成多项式和监督矩阵、循环码的编码译码、BCH码,卷积码概念、编码过程和数学描述以及图形描述(状态图、树图、网格图);最后介绍了几种纠错编码新技术。编码采用MATLAB编程或Simulink模型搭建来实现。
刘爱莲,女,1971年出生,硕士,毕业于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讲《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光纤通信》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软件无线电技术及系统仿真与实现技术。参与过科研项目 2 项。其中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第 5 完成人)。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5 篇。其中核心期刊 1 篇。
第2版前言 众所周知,通信技术是在不断解决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矛盾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而纠错编码技术则是提高传输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关于纠错编码技术的理论大多涵盖在信息论与编码方面的教材中,而关于纠错编码技术的专门教材,要么过于系统全面、理论性强,要么过于专业化、不够通俗、难度较大,适用于本科工程应用实践的书籍还不多。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纠错编码技术”课程教学和实验的精心提炼和系统总结。本书力求物理概念清晰,通俗易懂,由浅入深,重点突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清晰明了,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题并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程序及仿真模型帮助读者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从读者认知过程出发,既重视理论,又强调实践,理论支撑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从而对基本知识进行有效拓展,培养读者学习兴趣,激发读者学习动力,提高读者学以致用的工程能力。同时引导高校通信和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或自学者,学习和掌握纠错编码的基本思想和建模实现方法,为通信理论的学习和创新研究提供一种实践验证的方法和有效途径。 《纠错编码原理及MATLAB实现》一书出版9年以来,得到了师生们的肯定和赞许,收到了一些院校师生的邮件,他们就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在此深表感谢!在此次修订过程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修改和完善: 1. 更正了第1版中的错误和疏漏。 2. 结合当前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的实际,对本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条理性更清晰,逻辑性更强。 3. 由于MATLAB版本不断升级,第1版中的部分仿真程序和仿真模型在升级后的MATLAB中无...
目录
第1章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
1.1纠错编码的理论基础
1.2纠错编码的分类
1.2.1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
1.2.2差错控制系统的分类
1.2.3纠错编码的分类
1.3纠错编码的基本定义
1.4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1.5译码规则和编码规则
1.5.1错误概率
1.5.2译码规则
1.5.3平均错误概率
1.5.4信道编码的编码原则
1.6纠错编码的本质
1.7纠错编码方法的性能评价
1.8纠错编码系统的性能
习题
第2章纠错编码的代数基础
2.1整数的有关概念
2.1.1整数的概念及性质
2.1.2同余和剩余类
2.1.3多项式
2.2群的基本概念
2.2.1群的定义
2.2.2循环群
2.2.3子群和陪集
2.3环的基本概念
2.3.1环的定义
2.3.2环的性质
2.3.3子环
2.3.4剩余类环
2.4域的基本概念
2.4.1域的定义
2.4.2有限域
2.4.3二元域的运算
习题
第3章线性分组码
3.1线性分组码的定义
3.2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
3.2.1生成矩阵
3.2.2校验矩阵
3.3系统线性分组码
3.4对偶码
3.5编码的实现
3.6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3.6.1信息传输系统模型
3.6.2标准阵列
3.6.3译码及纠错能力
3.7汉明码
3.7.1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