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继业、赵莉芝、苏骄阳
定价:7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56463
出版日期:2024.04.01
印刷日期:2025.04.14
图书责编:杨迪娜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是“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本书首先通过逻辑的、历史的脉络引入计算机系统和微处理器,然后以ARM CM0为对象介绍了微处理器的组成原理和指令集,并介绍了汇编语言编程方法等。在接口技术方面,本书介绍了内部总线AHBLite和SoC的组成方法,并以RP2040芯片为例,介绍了接口常用的GPIO、UART、I2C、SPI、A/D、D/A、定时计数器等电路原理和编程方法,特别引入了触摸按键、触摸屏、COB液晶和图形液晶等的原理介绍和接口方法。本书专辟一章介绍了实时操作系统,并以FreeRTOS为例介绍了编程方法。 本书内容取舍精当,篇幅适中,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大类各专业的教材。本书内容选择原则是“鱼渔双授”,所选芯片RP2040既具有现代先进SoC的特征又不过分复杂,既适合教学又不失工程应用价值。 本书配套实验推荐选用树莓派Pico开发板,价廉物美,易于采购,并有配套的开发实验系统供选用。 本书配有思考题和习题,为了节省篇幅,习题答案、课件、附图、多媒体资源、实验资源等以电子资源的形式提供。
"王继业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1988-199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92-1995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物理系,获得光学硕士学位。1995-2001年就职于北大青鸟公司,从事分析仪器和其它电子产品的研发工作;2001年至今就职于中央民族大学,从事物联网方面的研究,2020年起从事芯片设计领域的研究工作。在任职中央民族大学期间,曾担任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多年,并成功申办物联网专业。任教以来负责编制过多个版本的电子信息和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授过模拟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接口技术、单片机等课程。赵莉芝,中央民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9月入职中央民族大学,迄今连续8年负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本科《微控制器原理》课程教学。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苏骄阳,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毕业,2013年9月入职中央民族大学,负责电子电路及信号处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
前言 “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技术”是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它上启“数字电路”课程,并为“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等课程打下基础,是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环节。本书就是为该课程撰写的一本教材,适合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使用。 “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由“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演变而来,不管名字如何变化,基本内容变化不大。多年来,课程内容虽然多有变革,但笔者认为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内容过于老化,典型情况是有的学校仍然以Intel 8086作为主要内容,且不说这种芯片已经多年没有实际系统采用,其工具链、开发方法缺少代表性,它的体系结构也不能说与现代系统设计理念相容; 二是内容过于狭窄,典型情况是选择Intel 8051单片机等芯片作为主要内容,虽然8051单片机是一款很经典的单片机,当前仍然被应用,但它有很多特殊的设计并不具有普遍性,不适合作为原理性内容去讲授; 三是原理性内容欠缺,有的课程芯片选得很典型也很有代表性,教材篇幅也较大,但是没有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最大的好奇应该是CPU系统如何工作,恰恰在这一点上教学内容有欠缺。 本书作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做出了一些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选择ARM体系中的CM0作为目标进行讲授,既现代又不过于复杂,适合作为原理性内容讲授。同时,选择RP2040芯片,该芯片具有现代微控制器系统的各种先进特征,如双核、具有很完善的SDK、适合各种工具链要求等,其外设设计典型而不过于复杂,适合教学应用。其次,从数字系统的一般性出发,按照历...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计算机系统发展史
1.1.1利用机械装置作为计算的辅助工具
1.1.2早期的电子计算机系统
1.1.3计算机的充分发展: 软件与硬件
1.1.4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
1.1.5当前计算机系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2数字系统与微处理器
1.2.1一般数字电路的组成
1.2.2微处理器作为数字系统
1.2.3微处理器的指令集
思考题
第2章微处理器的基本原理
2.1整数、实数和文字的编码
2.1.1整数的编码
2.1.2实数的编码
2.1.3文字的编码
2.2微处理器的原理和结构
2.2.1一般微处理器系统的结构
2.2.2微处理器组成部分
2.2.3微处理器内部的数据通路
2.2.4流水线技术
2.3ARM CortexM0+微处理器
2.3.1ARM CortexM0+微处理器的结构
2.3.2寄存器
2.3.3ARM CortexM0+的存储器模型
2.3.4指令的寻址方式
2.3.5ARMv6M指令描述
2.3.6ARMv6M指令编码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汇编语言编程方法
3.1.1汇编语言与机器指令
3.1.2常量和表达式
3.1.3汇编语言程序的组织
3.1.4裸机上的程序结构
3.2常用模块的汇编程序设计
3.2.164位加减运算
3.2...
础知识,总结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各类解决方案,介绍如何用跨学科的方法从数据中挖掘出
有价值的信息"